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汪茜  高玉红  郑一  王明新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94-998,i000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大、中、小剂量(2,1,0.5g·kg-1·d-1,ig)组和阳性对照步长脑心通组(1 g·kg-1·d-1,ig),每组10只.治疗组于术后3 h,1 d,2 d,3 d和4 d给药,bid.用光化学诱导方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梗死,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神经功能评定;以及造模后5 d时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功能评定各组大鼠间无统计学差异,脑缺血5 d后,黄芪多糖大、中剂量组与步长脑心通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及黄芪多糖小剂量组,梗死灶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黄芪多糖作为单药成分在大剂量给药时疗效可与步长脑心通复方制剂疗效相当.结论:黄芪多糖对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地区,在中国有广泛的用药基础,尤其对肝部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从地耳草中分到黄酮类化合物、间苯三酚衍生物和吡喃酮类等化学成分,并发现这些成分及其制荆的保肝、抗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3 879例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和GN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AST-GN16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产ESBLs耐药表型的菌株用双纸片法进行确证。结果 3 879份尿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 066株,检出率为27.5%;其中革兰阴性菌765株占71.8%,革兰阳性菌215株占20.2%,真菌86株占8.0%,检出率最高的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51.3%、11.3%、7.6%和5.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4.4%、64.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99.0%,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78.0%;肠球菌属耐药增长迅速。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检出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特征,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聚蛋白多糖基因多态性与膝骨关节炎(OA)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骨性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及开展新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单关节OA患者80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PCR技术扩增两组基因组DNA中的聚蛋白多糖基因,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测PCR产物的基因条带,观察其多态性。结果正常人等位基因的重复数目以28、29为主,OA组在重复序列数目以26、27、28频率为主,其他重复序列数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蛋白多糖基因的CS1结构域基因缩短可能与关节退行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麻黄属6种植物茎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及微形态特征观察,为其遗传育种及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微观特征和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密度、气孔长轴、短轴、气孔形态及茎、叶表面特征。结果:6种麻黄属植物之间气孔密度、茎、叶表面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气孔表现出典型旱生植物的特征,略下陷,气孔保卫细胞被厚的角质层覆盖,并形成突起状角质唇状物;气孔大小、形状在种之间无明显区别;叶表面、茎表面气孔均属于无规则型,但形状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长方形或六边形,后者为窄条形或哑铃形。结论:麻黄属植物气孔的类型及特征比较固定和保守,气孔的大小、形状仅在种内有变异,种间差异较小,分种的价值不大,但在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痉挛性发音障碍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对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喉肌电图表现,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痉挛性发音障碍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嗓音声学特征,频闪喉镜下声带状态,喉肌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分型,应用肉毒素A行特定肌肉注射并观察疗效。结果22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中,内收肌型18例(81 8% ),外展肌型4例(18 2% )。内收肌型患者发音嘶哑,音质紧张、言语中断,发音时声带过度内收,杓间区明显,伴局部震颤; 2例患者发音时还同时伴有舌及软腭震颤;肌电图甲杓肌运动单位电位(motorunitpotential,MUP)振幅明显增加(P<0 01),干扰相呈密集束状放电,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明显增大(700~2500μV)。4例外展肌型患者发音低哑、震颤,气息声明显,发音时声门闭合不良;环杓后肌MUP振幅明显增加,在374~538μV间,募集活动异常活跃,幅度增大(3000~5000μV)。内收肌型患者应用肉毒素A进行甲杓肌注射,单侧剂量大于2 5U疗效明显。症状开始改善时间为注射后6h~2d,平均( x±s,下同)为( 1 4±0 8)d, 2周时最为明显,肌电图及喉肌诱发电位显示药物作用完全,注射肌肉失神经支配。疗效维持8~24周,平均维持(15 2±4 9)周,副作用包括不同程度的发音气息声,声门闭合不良,吞咽不适,饮水呛咳。外展肌型患者采用环杓后肌  相似文献   
8.
小儿溶血危象的防治探讨范峰峰,石乃金,刘克,罗公平,王越英,高玉红北京军区总医院小儿科溶血危象(HemolyticCrisis)是指某种诱因加重红细胞破坏而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溶血征象,若不及时恰当救治可导致严重后果。现结合我科收治的6例急性血管内溶血危...  相似文献   
9.
<正>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并具有其他的免疫调控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CRP是突发心血管事件的有力预测因子。然而,有关CRP基因多态性与其水平关系的研究甚少。现选择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资料与方法1.主要仪器德灵BN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流体感诱发电位变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体感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9只,缺血和再灌流组29只,在缺血1h、2h和再灌流1h分别进行神经功能损评分,于缺血2h再灌流1h进行SEP观察。结果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功能缺损以轻,中度局灶性损害为主要表现,再灌流后变化不明显,只有1只体征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