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噻肟钠 (CTX)与他唑巴坦钠 (TAZ)分别以 2∶1、3∶1、4∶1联用对临床分离 4 5 5株致病菌 (其中产ESBls 4 4株 ;产酶菌 30 0株 ,非产酶菌 1 1 1株 )的体外抗菌活性 ;并评价其对小鼠实验性细菌感染全身败血症模型的体内疗效 ,同类产品的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钠 ( 8∶1 ) ,作为阳性对照药进行比较。此外 ,还进行了头孢他啶 /他唑巴坦钠及其组方成分对标准产酶株的MICs及抑酶作用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 :大肠杆菌中 1 4株产ESBLs酶 ,占实验Ecoli菌株的 1 9.1 8% ( 1 4 / 73) ,CTX对其MIC50与MIC90 为 1 2…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19例及环丙沙星片治疗21例共4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与环丙沙星片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7%和90.5%.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92.9%和100%,细菌清除率为92.9%和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4.3%。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强,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91.94%菌株对青霉素敏感,8.06%中度耐药;88.71%菌株对SMZ/TMP敏感,11.29%中度耐药;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毗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相当高,分别达到62.90%和74.19%。结论 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类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101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分析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4月-2002年11月从临床分离的101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耐药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99.00%、87.13%,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50%,对关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40%,亚胺培南对90%以上的分离株具有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严重。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水平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亚胺培南对其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SMZ/ TMP、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 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 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 CCCP在体外能增强 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 FQNs耐药菌株 ,而且也存在于 FQNs敏感菌株 ,但是CCCP对 4种 FQNs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经验上可选用 SMZ/ TMP或 FQNs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用新型 FQNs治疗。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的确能降低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MIC,若能保证安全性 ,可望用于临床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替考拉宁等8种抗菌药物对金葡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了337株金葡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在8种药物中,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对MRSA的抗菌活性相似,MIC90分别为1、2、2mg/L;利福平、克林霉素对MRSA的抗菌活性较差,MIC90分别为256、>512mg/L。未发现对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发现有3株MRSA分别对对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中敏。结论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临床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重要药物,合理使用糖肽类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产ESBLs菌株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研究,并同时对钝化酶基因DNA测序,进行网上基因相似性检索。结果20株耐氨基糖苷类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存在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分别有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和aph(3’)-Ⅵ,以aac(3)-Ⅰ、aac(3)-Ⅱ和aac(6’)-Ⅰ为主。部分菌株同时可含有多种钝化酶基因。DNA测序分析结果与国外报道已知相应氨基糖苷钝化酶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普遍存在氨基糖苷钝化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得到的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钝化酶基因型主要是aac(6')-Ⅰ,aac(3)-Ⅱ,aac(3)-Ⅰ和ant(2″)-Ⅰ。  相似文献   
9.
探讨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研究我院1998年1月~2001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29株弗氏柠檬酸杆菌,测定其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药敏结果。从痰、尿、脓液、伤口分泌物、血、胆汁、胸水、腹水和静脉导管的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29株弗氏柠檬酸杆菌。这129株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7.75%,阿米卡星14.72%,头孢吡肟27.9l%,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4.89%,氨曲南46.51%,头孢噻肟46.51%,头孢曲松49.61%,头孢他啶50.4%,环丙沙星50.4%,妥布霉素53.49%,庆大霉素60.46%,复方磺胺甲口恶唑61.24%,头孢呋辛69.77%,氨苄西林/舒巴坦72.89%,哌拉西林78.29%,头孢西丁89.15%,头孢唑林94.34%。结论对我院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但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且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对其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应加强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