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造影用于肾动脉狭窄检查1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2004—05-2006—08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而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共11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1例,女51例,年龄19~85(平均52)岁。  相似文献   
2.
18F-FDG-PET-CT肿瘤治疗后非肿瘤性摄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CT融合成像是新兴的多模式显像技术,此技术在一次综合检查的基础上提供二种复合、相关的显象方式,通过PET显像揭示肿块功能方面信息,通过CT图像显示精细的人体解剖结构。对于大多数肿瘤,肿瘤治疗后PET检查的假阳性改变一直是PET诊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93010.9两年内进行的PET—CT检查,选取临床确诊并经手术后、放疗或化疗后的肿瘤患者156人的PET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肿瘤治疗后人体的非肿瘤性摄取,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60例行肾动态显像的泌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功能正常肾4例,肾功能减退肾33例,无功能肾23例。结论肾动态显像作为无创检查,检测患肾的肾功能方面具灵敏性和准确性,肾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影出现延迟、显像剂分布稀疏或未显影,分别表示患侧。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中断或患肾功能的减低和(或)丧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螺旋CT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找出最佳的测量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成人髋臼进行螺旋CT扫描,并对CT 图像进行对照测量研究。结果CT 可显示髋臼顶唇、前后唇及髋臼的全貌,能对髋臼骨进行直接测量,从而反映髋臼整体及各部分的发育状况。并提出了AD在CT上的诊断原则和评估方法。认为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程度评估时,应以综合测量AASA和PASA值为准,其角度越大,髋臼发育程度越差。结论CT测量诊断成人AD 优于X 线平片,能直接测量髋臼各唇的长度,了解髋臼各部分的发育状况,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72岁。该患者曾有多次抽搐史,末次发生时间约为检查前1个月,未经系统治疗。本次因抽搐、腹部不适、少尿住院,20年前因胃穿孔胃切除2/3,咳嗽,白痰,胸部CT检查:肺纤维化,腔隙性脑梗塞2年,无乙肝、结核病史,无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84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PET-CT进行诊断。结果84例患者168个咽旁间隙中,PET-CT检出49个淋巴结,其中有41个PET-CT不能显影或未能达到诊断标准,检出率为29.2%,摄取FDG均增高,SUV最大值3.0~14.0,淋巴结最大直径8.0~25mm。结论用PET-CT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可以减少病灶遗漏,同时为放疗靶区的勾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在检测较小(特别是最大直径≤0.5 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时,PET-CT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及增强CT或MRI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PET/CT联合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研究。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肝脏肿瘤诊断检查的62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调查的病人进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与分析常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检出率和增强CT扫描检出率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000;血管瘤敏感度为88.6%;局灶结节性增长敏感度为84.9%。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肝脏肿瘤检查中,采取联合增强CT扫描多期成像的检出方式,可有效的提升肝脏肿瘤性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种后处理方法,对其在肺内结节性病灶或肿块方面的应用及对诊断率的提高做初步的研究。方法应用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先后进行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RP),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和容积重建(VR)。通过三位高年资医生对平片,平片 二维重建,平片 二维 三维三组病例的判读。统计所示病灶信息,并作出诊断。结果平片 二维及平片 二维 三维对诊断临床符合率上分别有不同的提高,对于在空间结构的判识上平片 二维 三维对病灶空间结构的判识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平片 二维 三维的阅片诊断的病理符合率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对病灶形态、边缘、邻近肺组织及胸膜改变的综合分析,是正确诊断肺内结节或肿块的基础,而多排CT所提供的丰富的后处理软件了弥补了CT平扫的不足,明显的提高了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10.
马焱鑫 《中国校医》2009,23(5):577-578
目的评价PET/CT显像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PET/CT进行诊断。结果45例出现156个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灶,其中骨转移灶49个、腋窝及锁骨上转移淋巴结46个、肺转移灶33个、肝转移灶16个、脑转移灶8个、内乳淋巴结转移4个,转移淋巴结最小约0.5 cm。结论PET/CT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相当高,它既是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的补充手段,又是术后随访、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同时对患者的生存和生命质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明确和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