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阴性对照临床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美国生育学会(AFS)宫腔粘连评分分级标准进行宫腔镜下的术前诊断分级,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入组12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试验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Foley球囊导尿管结合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再粘连;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只用Foley球囊导尿管防止术后再粘连.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第2次宫腔镜检查,再次对宫腔粘连进行分级.主要评价指标:术后3个月时防止宫腔粘连的有效率.次要评价指标: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粘连类型、月经模式的得分进行手术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111例,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防止术后宫腔粘连的有效率(76%,42/55)明显高于对照组(48%,2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9).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显著减少了AFS总分,试验组为(2.1±1.1)分,对照组为(3.7±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8);并对宫腔粘连累及范围得分[试验组(1.3±0.5)分,对照组(1.7±0.8)分]和月经模式得分[试验组(0.8±1.1)分,对照组(1.4±1.1)分]均有明显改善(P=0.037 8、0.0004).试验组应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减少了术后再粘连(中度和重度)的发生率,试验组术后3个月时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3%(7/55),而对照组为38%(2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未发生与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结论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少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的再粘连发生率并降低粘连严重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探讨CBL联合TBL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五年制妇产科见习的62名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临床五年制妇产科见习的60名学生为CBL+TBL组。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病例分析题考核、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CBL+TBL组中学生满意度较高,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而代表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成绩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TBL的方法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并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比较耗时,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准备课堂内容,不适用于所有课程均采用该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型, CDO1和CUGBP Elav样家族成员4, CELF4)甲基化检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的育龄期、有宫腔镜检查手术指征的女性51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术前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DNA甲基化检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生物标记物与经阴道超声(TVS)子宫内膜厚度等信息。以宫腔镜下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 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NA甲基化检测对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检测效能。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25 kg/m2、内膜厚度≥11 mm、CDO1mΔCt≤8.4、CELF4mΔCt≤8.8、双基因甲基化与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 OR值(95%CI)分别为1.16(1.08~1.25)、4.33(1.89~10.31)、9.49(3.88~26.69)、69.62(25.70~224.36)、23.64(9.66...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时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通过整合PBL、CBL和TBL的教学法,探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针对性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误诊为宫颈妊娠的滋养细胞肿瘤1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停经70 天,清宫术后20 天,阴道大量流血1 天入院,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彩超及磁共振均提示子宫下段异常团块影,两次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病理诊断可见绒毛。术后查血β-HCG 持续升高,复查磁共振子宫肌层内异常信号灶,考虑滋养细胞肿瘤。予以放线菌素-D 单药化疗2 次,HCG 仍上升,改用EMA-CO 方案化疗,监测HCG 降至正常。结论 滋养细胞肿瘤误诊为宫颈妊娠临床罕见,表现不典型。滋养细胞肿瘤易与特殊部位妊娠相混淆,宫腔镜及磁共振的应用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