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碘致小白鼠甲状腺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碘致甲状腺肿组织学改变及其与碘的剂量关系,探讨高碘对甲状腺损害的基本规律.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碘饮用水喂养小白鼠,于180d时,在光镜下观察小白鼠甲状腺形态结构改变.结果 碘过多可引起小白鼠甲状腺肿大,肿大率随碘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越大,肿大越明显,同时甲状腺形态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其表现为滤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滤泡壁上皮细胞增生、胶质增多、间质毛细血管扩张、间质水肿等.病理改变大体上与水碘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高碘饮用水可引起实验动物呈剂量反应的甲状腺病理组织改变,甲状腺增生、胶质代谢障碍、毛细血管扩张及间质水肿为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马品江  蒋继勇  张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1979-1980,1983
目的评价新疆南部碘缺乏病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防止新生儿克汀病和儿童智力残疾的发生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的评价。结果高危重点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95.02%,碘盐覆盖率92.87%,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5.2μg/L、B超法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47%;育龄期妇女尿碘水平孕妇为175.20μg/L、哺乳期妇女为189.40μg/L,尿碘均值低于50μg/L、20μg/L的比例分别为10.02%和3.06%。结论实施应急补碘和免费发放碘盐后,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碘营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基本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3.
新疆米泉县碘缺乏病病情动态监测朱建疆,叶开生,马品江(米腺县卫生防疫站;米泉县地方病办公室)林发福,姜新民(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米泉县碘缺乏病经十几年的补碘防治,1989年由新疆自治区碘缺乏病监测中心考核评定,为自治区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时掌握新疆贫困地区价格补贴碘盐发放情况,动态评价食用价格补贴碘盐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及病情消长趋势,为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新疆碘缺乏病重点地区贫困人口碘盐价格补贴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开展评估调查。结果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值193.20μg/L,尿碘含量低于50μg/L占7.26%;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3.20μg/L;盐碘中位数26.49 mg/kg;碘盐合格率94.32%;合格碘盐食用率93.91%。结论通过6年实施碘盐价格补贴干预策略,新疆贫困地区人群尿碘水平维持最佳适宜区间,较干预前的2006年尿碘值提高了一倍、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居民从食用土盐到自觉食用碘盐的行为习惯正在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孕妇妊娠期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常容易被忽视,因为该疾病发病隐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主要表现在对母体自身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后代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情况、对孕妇自身和子代的危害,以及目前定论的研究进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预防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及卫生决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自 1992~ 2 0 0 0年间在新疆和田县朗如乡、巴格其镇、土沙拉乡和墨玉县扎瓦乡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灌溉水加碘前后土壤碘含量。方法 对灌溉水加碘乡 (镇 )的农田土壤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取样和用水溶解土壤 ,取上清液用砷—铈氧化还原法测定碘含量。结果 加碘后土碘含量较加碘前显著增加。朗如乡末次加碘后 4年土碘含量较加碘前增高 2倍 (P <0 .0 1)。巴格其镇加碘后 4年土壤碘含量高于加碘前 2~ 3倍 (P <0 .0 1) ,至第 5年 ,加碘后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土沙拉乡加碘后 1年土壤碘含量高于加碘前 4~ 5倍 (P <0 .0 1) ;加碘后 2年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复加碘后土壤碘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 ,2~ 3年后与加碘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扎瓦乡加碘后土壤碘含量较加碘前增加 2倍 (P <0 .0 1) ,至加碘后 5年 ,土壤碘含量仍较加碘前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灌溉水加碘是一种安全、经济、简便有效和居民乐于接受的补碘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疆地区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实施后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按照《碘缺乏病病情监测方案》,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开展全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并对两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014年新疆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区碘盐覆盖率为99.87%(1 525/1 527),与2011年的99.67%(1 209/1 213)基本一致;合格碘盐食用率由2011年的97.60%(1 430/1 525)下降到2014年的93.58%(1 180/1 209),盐碘均值由30.46 mg/kg下降到26.67 mg/kg;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2.40%(29/1 211)显著下降到1.57%(24/1 528),尿碘中位数由185.55μg/L下降到178.49μg/L,儿童碘营养均达到适宜水平;孕妇尿碘中位数由193.90μg/L显著下降到161.30μg/L,接近WHO推荐的下限。提示该地区碘缺乏病防治重点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目前实行的盐碘新标准适合我区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但对孕妇需加强日常监测,增加碘的摄入,以供应其特殊生理时期的碘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地方性氟中毒严重流行区,阿勒泰地区是饮水型和饮茶型氟中毒流行区。尿氟反映机体对氟的吸收及排泄状况,也是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的重要指标。尿氟水平取决于机体的摄氟量,反映当地氟中毒病情流行概况。为了解新疆福海、布尔津2县儿童的尿氟水平,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吐鲁番地区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变化,为合理调整碘盐浓度和碘缺乏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碘盐浓度调整前后的2014年和2017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2次在吐鲁番地区20~45岁的育龄妇女(分别为316人和300人)中开展问卷调查,采集尿样和血样,测定调查对象的尿碘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7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两次调查共检测育龄妇女尿碘616份,中位数分别为216.3μg/L(316人)和233.3μg/L(300人);TgAb,TPOAb以及TAA阳性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TPOAb(χ~2=8.20)和TAA(χ~2=7.14)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两次调查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由4.1%上升到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P0.05)。结论实施新碘盐浓度标准后,吐鲁番地区妇女尿碘超出适宜量,孕妇碘营养状况适宜,TgAb,TPOAb和TAA阳性率较碘盐浓度调整前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砷对小鼠肝、肾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染砷对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喂饲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6周后检测肝、肾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随染毒剂量增加,中、高剂量组肝脏和高剂量组肾脏中SOD活性降低(P<0.01);而肝脏和肾脏中MDA含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细胞病变和肾组织病变均有加重.结论提示随砷摄入量增加,小鼠肝、肾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发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