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游离睾酮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居理  罗明  雪芳  饶研文 《当代医学》2009,15(24):39-40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睾酮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isfunction,ED)的关系,探讨不同年龄组印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方法按不同年龄段将ED患者分为5个组,采用ELISA法对血清游离睾酮水平进行检测。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60岁、50-60岁、40-50岁、30-40岁及〈30岁组)ED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分别为:(1922+1042)ng/L、(19.94±1054)ng/L、(24.37±13.25)ng/L、(2227±1107)ng/L及(2564±1367)ng/L。各组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之间印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游离睾酮与勃起功能障碍无直接关系。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印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说明随年龄增长所发生的ED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2.
血清游离睾酮浓度与男性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男性血清游离睾酮水平,研究血清游离睾酮与男性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按不同年龄段受试者分为5个组,采用ELISA法对血清游离睾酮水平进行检测。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60岁、50-岁、40-岁、30-岁及〈30岁组)受试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分别为:16.23+10.45ng/L、18.82+10.54ng/L、23.55+13.25ng/L、22.27+11.07ng/L及24.39+13.43ng/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30岁、30-岁及40-岁组与〉60岁、50-岁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游离睾酮的浓度与男性年龄成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在50岁后,随年龄增长男性体内血清游离睾酮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这在病理和生理上对临床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发生率与染色体及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5-2009年门诊765例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以及血清中性激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182例,异常发生率达23.8%。性染色体异常155例,占异常总数的85.2%,常染色体异常刀例,占异常总数14.8%。性激素检测,无论染色体核型正常与否,血清中睾酮(T)值均较低,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均升高。性染色体核型异常者,T值降低更明显,FSH、LH值升高也更明显。泌乳素(PRL)、雌二醇(E)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精子质量与染色体异常程度呈正相关:少弱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6.5%,且多表现为常染色体异常;死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20.8%,无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30.3%,且多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精子质量与性激素FSH、LH、T密切相关,与PRL、E2无明显差异:少弱精子症FSH、LH升高T下降;死精子症、无精子症FSH、LH明显升高T明显下降,尤其是性染色体异常者改变更显著。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的改变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FSH、LH呈正相关,与T呈负相关;常染色体异常则不尽然。提示: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精浆锌浓度,分析其与不育症的关系,为不育症的临床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采川改良PAR化学比色法检测200例弱精子症患者和88例健康体检者精浆锌的浓度,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精浆锌浓度为2.186±0.267mmol/L,弱精子症患者精浆锌浓度为1.410±0.172mmol/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t=25.86,P〈0.01。结论健康体检者精浆锌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弱精子症患行精浆锌浓度水平。检测精浆锌浓度对不育症的临床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71例克氏综合征患者行染色体、性激素及游离睾酮检测。其中典型克氏综合征(核型为47,XXY)70例(占98.59%),非典型克氏综合征多为嵌合体,本研究检出46,XY/47,XXY 1例(占1.41%)。性激素检查:克氏征组FSH、LH较正常生育组明显升高,T明显下降,两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血清游离睾酮克氏征组与正常生育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游离睾酮可作为克氏综合征患者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精浆锌浓度,分析其与不育症的关系,为不育症的临床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采川改良PAR化学比色法检测200例弱精子症患者和88例健康体检者精浆锌的浓度,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精浆锌浓度为2.186&#177;0.267mmol/L,弱精子症患者精浆锌浓度为1.410&#177;0.172mmol/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t=25.86,P〈0.01。结论健康体检者精浆锌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弱精子症患行精浆锌浓度水平。检测精浆锌浓度对不育症的临床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男方的精液作为对照组(n=194),同一精液经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后精子混合液作为观察组(n=194)。根据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测定结果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分为3个亚组,对照A组和观察A组:DFI<15%,对照B组和观察B组:DFI 15%~30%,对照C组和观察C组:DFI≥30%。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FI值及各亚组间的助孕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DF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0.17)%vs.(18.56±11.54)%,P<0.05]。(2)6个亚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亚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A组、观察B组4组的临床妊娠率(均在6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药物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的判断价值。方法按《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检验手册》标准,采用国产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300例经壮阳生精片治疗前后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精子平均侧摆幅度值(ALH)、精子平均鞭打频率(BCF)、精子运动的直线性(LIN)、精子运动的摆动性WOB)、精子运动的向前性(STR)及精子运动的平均角度(MAD)等进行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经壮阳生精片治疗后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参数VCL、VSL、VAP、ALH、LIN、WOB、STR及MA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F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对男性不育症疗效的判断具有实用意义,其中VCL、VSL、VAP、ALH、LIN、WOB、STR及MAD可作为药物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无精子症发生率与染色体及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2007年门诊159例无精子症患者同时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技术检测染色体以及使用酶标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染色体异常总数占58例,异常发生率达36.5%.性染色体异常55例,占异常总数的94.8%,其中克氏综合症43例,占性染色体异常的78.2%.常染色体异常3例,占异常总数5.2%.无精子症患者的性激素检测,无论染色体核型正常与否,血清中睾酮(T)值均较低,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均有升高现象.核型异常者,T值降低更为明显,FSH、LH值也明显升高.结论 染色体异常与FSH、LH值呈正相关,与T值呈负相关,而与PRL、E2无明显差异.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提示: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水平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无精子症发生率与染色体及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2007年门诊159例无精子症患者同时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技术检测染色体以及使用酶标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58例,异常发生率达36.5%。性染色体异常55例,占异常总数的94.8%,其中克氏综合症43例,占性染色体异常的78.2%。常染色体异常3例,占异常总数5.2%。无精子症患者的性激素检测,无论染色体核型正常与否,血清中睾酮(T)值均较低,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均有升高现象。核型异常者,T值降低更为明显,FSH、LH值也明显升高。结论染色体异常与FSH、LH值呈正相关,与T值呈负相关,而与PRL、E2无明显差异。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提示: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水平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