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2.
3.
流动采血车的工艺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采集血液的质量。笔者对采血车的工艺卫生建立了质量检查制度 ,并就夏季出现的空气菌落超标的情况 ,改进了消毒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培养基及菌落检测 取普通肉汤琼脂 31g(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科技开发公司生产 ) ,加蒸馏水至 10 0 0ml,加热溶解 ,分装 ,12 1℃ 15min灭菌后在超净台中倒入 9cm平皿 ,冷却后在细菌培养箱中培养 72h。无菌的培养皿放入冰箱中备用 ,每月采样 1次。采血前、后在采血车的前、中、后 3个部位分别露置培养平皿 5min ,于 35℃孵育 4 8h。1.2 紫外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人血蛋白制品样品、鲎试剂,以及显色基质鲎三肽,按一定的条件孵育,释放对硝基苯胺(PNA),用分光光度计在545nm处测定OD值。可定量地检测样品中的内毒素含量(0.125EU/ml~1.0 EU/ml),相关系数为γ=0.9981。该法避免了人血蛋白制品中蛋白对一般鲎试验的干扰。为研究生产过程中热原分布状况和人血蛋白制品中热原检测提供了简单、灵敏、定量、稳定、快速可行的方法。经与经典的兔法热原检查结果比较,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用气-液层析法直接测定青霉索V发酵掖中的苯氧乙酸的实验。在内径4毫米,长2米的盘形不锈钢柱中装Chromosorb W-AW DMCS涂溃丁二酸新戊二醇酯(NPGS)。并用3%磷酸处理,可进行苯氧乙酸的定量测定。在选定的气-液层析条件下,苯氧乙酸含量2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呈线性关系,此范围足以适用于目前青霉索V发酵液中的苯氧乙酸含量。本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3%。  相似文献   
6.
26名梅毒抗体ELISA阳性TPPA阴性献血者随访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保证血液质量,须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鉴于国产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试剂盒,具有比常规的RPR、TRUST等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目前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已较普遍地认同,在献血者的血样初检和/或复检中使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进行筛查[2].阳性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众所周知,ELISA法利用了酶的放大系统,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果的弊端.为检验国产TP-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笔者从2000年9月~2001年5月,对血样在初复检中检出的TP-ELISA阳性、TPPA阴性的26名献血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革兰氏性菌如:肠道杆菌、假单胞科菌,在它们的表面有多种两性大型分子。其中,内毒素有特殊的生物医药意义。各科细菌内毒素都具有一共同的骨架:它们是一杂多糖(o-特性链及核心)和一类脂部份(类脂A),称之为脂多糖(LPS)。其多糖部位,包含着这样的结构,它与O-和R-特异性抗体、外源凝集素。噬菌体及完全活性血清因子结合有关。并显示幅射防护性和免疫刺激活性。类脂A成份还隐蔽着负责诱导如发烧、施瓦特茨曼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ELISA试剂盒的剩余A、B液作游离Hb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用邻 -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体液及血液制品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1] ,该法较过去的联苯胺法简捷、敏感 ,且试剂无致癌作用 ,环境污染少。笔者根据四甲基联苯胺( TMB)的呈色原理 [2 ] ,用以 TMB为色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试剂盒的剩余 A、B液作为显色剂 ,检材易得 ,试剂稳定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试剂1 .1 色原 A、B液 :收集厦门新创公司生产 ,用于检测 HCV、HIV抗体的 ELISA试剂盒剩余 A、B液各 5 0 ml;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测定 HBs Ag的EL ISA试剂盒 A、B液各 5 0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产后42d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50例,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盆底肌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对照组仅予凯格尔运动治疗,3个月疗程后观察两组盆底肌肉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个月、3个月疗程后,观察组盆底肌力重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不适、尿失禁、排尿异常、排便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以及凯格尔运动均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将其联合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重建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弯曲菌肠炎主要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们于1985年11月至1986年10月,从497例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分得26株空肠弯曲菌。现报告如下: 方法与步骤 1.病例选择:凡腹泻3次以上/日(含3次)初诊患者,由肠道专科门诊医生统一登记,同时把粪便作常规及细菌学检查。 2.标本处理:将患者新鲜粪便,直接或用Cary—Blair运送培养基,接种弯曲菌培养基(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提供),以微需氧袋,42℃48小时孵育后,选取可疑菌落进行形态学及初步生化检定,菌株保存于FMPG培养基地,最后作系统生化及生物分型。同时做沙门氏、志贺氏、大肠杆菌及弧菌等分离。药敏纸片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