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nalysis of hypermutation of the 5’ noncoding region in the BC L-6 ge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CL-6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s with B-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identify mutations in the 5’ noncoding re gion of the BCL-6 gene in a total of 40 cases of diffuse large-cell lymphoma ( DLCL) and follicular lymphoma (FL).Results Nine cases were found to have base substitutions.The incidence of BCL-6 gene mut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single-base changes were approximately 25.7% an d (0.56-1.10)×10(-2)/bp,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the BCL-6 gene undergoes frequent somatic hypermuta tion during lymphomagenesi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BCL-6 gene hypermutations provide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confirmatory diagnosis of B-NHL.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准确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M2b型,本文联合常规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45例伴t(8;21)易位的AML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①染色体t(8;21)易位与M2b两者关系密切。本组45例t(8;21)AML中M2b占97.7%。t(8;21)常伴性染色体丢失,以Y染色体丢失尤为易见。②异常中幼粒特征性改变主要是高度核浆发育不平衡(不成熟的核与成熟的胞浆),占6%~66%,中位数33%。32例可见Auer小体,6例骨髓嗜酸细胞明显增多(>5%)。③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9例患者的AML1-ETO融合基因来自t(8;21)染色体。1例在完全缓解(CR)后5个月复查AML-ETO转阴性,另1例AML1-ETO融合基因持续存在,3个月后复发。因此认为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对无t(8;21)的AML的诊断及微量残留白血病的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经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数53例,总阳性检测率58.24%;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数68例,阳性检出率74.73%;两种方法联合,阳性标本数76例,阳性检出率83.52%。结论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可进一步提高SARS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为今后应对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性传染病病毒的检测提供分子诊断基础。  相似文献   
4.
背景:胰腺星状细胞(PSCs)在胰腺纤维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影响该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进行研究。目的:建立一种从大鼠中分离、培养PSCs的成熟方法,研究原代培养2~3代的传代PSCs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其拮抗剂核心蛋白聚糖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取大鼠胰腺组织进行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以获得原代P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SC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传代PSCs中TGF-β1和核心蛋白聚糖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PSCs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该细胞可活化,细胞质中出现α-SMA、desmin和FN阳性表达。在传代PSCs中,TGF-β1 m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有表达,其蛋白则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则无论mRNA或蛋白均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结论:大鼠PSCs可成功地在体外分离并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该细胞可自发活化并向成纤维样细胞分化。PSCs可自分泌TGF-β1和核心蛋白聚糖,并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进行自身调控,从而对胰腺纤维化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蕴伟  顾柏炜  朱颖  袁耀宗 《上海医学》2004,27(5):340-342,i005
目的 揭示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慢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uig Divi等方法制备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模型组 ) ,制模后的 3、4、5和 6周取胰腺组织 ,对照组则在 4周取材。分别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 (COL Ⅰ )、TGF β1、CTGF]和原位杂交染色 (TGF β1、CTGF)。结果 模型组于 3周后可见局部胰管扩张、胰腺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空泡样变 ,小叶内腺泡细胞有局限性纤维化或无变化。 4周时胰管显著增生 ,胰管周围及小叶间和小叶内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 ,局部腺体萎缩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而 5、6周时胰腺纤维化程度与 4周时比较并未见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TGF β1主要分布于间质区成纤维细胞细胞质、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浸润区。CTGF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部分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原位杂交显示TGF β1mRNA及CTGFmRNA分布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吻合。此外 ,TGF β1、CTGF与代表纤维化严重程度的FN、COL Ⅰ的分布及表达基本相同并成正相关 (P <0 .0 5 )。对照组在4周时仅见脂肪组织浸润。所有结果 3、4两周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相似文献   
6.
目的传统中药柴胡桂枝汤以往常被临床用作抗炎药来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7.
应用STI571治疗白血病,开创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时代,临床研究表明STI571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极好疗效,然而在治疗慢粒急变及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时效果却并不理想.目前研究认为STI571耐药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点突变、BCR-ABL基因扩增等使酪氨酸激酶重新活化;Src家族中LYN激酶高表达、Bruton酪氨酸激酶及ATP合成酶高表达等旁路激活ABL激酶下游信号传导途径;多药耐药基因扩增,使靶部位药物浓度降低及血浆中出现能与STI571结合的α1酸糖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nv(16)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型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别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患者的CBFβ-MYH11融合基因转录本和inv(16)。结果:在15例中国人M4中,10例患者用RT-PCR方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转录本,其中9例不伴异常嗜酸粒细胞的M4中有1例阳性;1例伴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M4EO)为阳性。随访该例完全缓解2个月后,其PCR仍持续阳性。用FISH技术检测的9例M4中得到的2例阳性病例,与PCR方法测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对M4患者无论其经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无16号染色体异常的提示,都应用RT-PCR和FISH方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进行筛选,这对M4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3)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是Ⅲ型RTK家族成员之一,其蛋白结构包括5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1个近膜区(JM),以及胞内由激酶插入区分隔而成的两个酪氨酸激酶(TK)区。目前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和Asp835点突变,在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较为全面地分析273例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希望最终能为靶向治疗AML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近来的研究提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我们报道 11例伴复杂核型APL的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融合基因的特征。病例和方法1 病例来源  1996~ 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APL患者 ,均经临床、血常规、骨髓象、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 ,证实为伴复杂核型的APL病例共 11例 ,男 8例 ,女 3例 ,中位年龄 33岁。2 检测方法2 .1 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片用瑞特染色 ,计数2 0 0个有核细胞并进行细胞形态观察 ,白血病分型依据FAB分型法。白血病细胞作过氧化物酶 (POX)染色、糖原 (PAS)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