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正>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下称 EHF)的发病已经由农村侵入城市,由散发已蔓延成高发流行区。为了探讨城市疫区的成因和流行病学特征,几年来将多次的动物宿主调查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附5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疝囊做高位剥离而不做高位结扎,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疝环充填 物充填内环,再用该公司生产的成型补片于精溃后方贴补腹肥肉沟管后壁,其它步骤同传统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50例,手术时间为30-770分钟,平均40分钟。随访1年效果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 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微、复发率低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普外一科在1997年—1998年末,应用PN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治疗22例,观察病人的营养支持,机体的代谢,体重的增加以及各种营养要素的维持,收到满意的效果,减少了危重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5.7岁。因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为行介入治疗入院。超声检查见缺损位于大动脉短轴切面9-10点处,伴膜部瘤形成,基底部8.3mm处可见2处大小分别为2.5mm、3mm的相邻开口。术中造影显示VSD并膜部瘤形成,基底部11mm,主要开口5.5mm,上部小开口1.5mm。选择8F输送鞘、12mm 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封堵VSD基底部。术后造影见微量残余分流。手术时间80min,曝光时间23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生素E(VE)补充对大鼠肝线粒体ATP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VE1、VE2和VE3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3个干预组均喂饲添加维生素E的饲料,剂量分别为335,1340,5025mg/kg饲料,喂养10周后,摘取肝脏提取线粒体,测定Na^+-K^+-ATP酶、Ca2^+-Mg^+-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VE1组与对照组相比,SOD、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VE2、VE3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改善。VE2、VE3和VE1组相比,SOD、GSH—Px、Na^+-K^+-ATP酶、Ca2^+-Mg^+-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充适量VE(335mg/kg)能显著增强大鼠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及氧化能力;较高剂量VE;(1340,5025mg/kg)组未能改善大鼠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VE)是体内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和营养性抗氧化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和延缓衰老。但大剂量补充VE的有益作用还缺乏充分的证据。本课题旨在通过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E,观察线粒体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iadehyde,MDA)含量悬浮,按ATP酶试剂盒说明测定Na -K -ATP酶、Ca2的变化。从亚细胞水平研究不同剂量VE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对其作用的安全剂量范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2(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了213例ESCC标本中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情况和定位,并对其进行了术后5 a随访。结果 PTPLAD2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且其在正常鳞状上皮中表达较高(54.0%),而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16.0%),对PTPLAD2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的ESCC病例中低表达;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ESCC的浸润、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0.05);PTPLAD2表达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独立指标。结论 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TPLAD2可能是ESCC发生相关的新的潜在抑癌基因,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Ab18G/CD147表达与食管癌、结肠癌、宫颈癌、肺癌、卵巢癌和肝细胞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分析上述6种恶性肿瘤及其癌旁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CD147基因表达和定位,并对CD14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CD147在6种肿瘤中的表达均明显生升高.CD147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正相关.结肠癌、宫颈癌以及食管癌中,CD147在浸润深的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食管癌、肺癌以及卵巢癌中,CD147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在结肠癌中差别不显著;结肠癌、宫颈癌、食管癌以及肺癌中,CD147在分化差的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CD147表达在分化差、浸润深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CD147可能是恶性肿瘤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LAAT)状态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期间所有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资料,结合筛选标准共获得NVAF患者530例。根据LAAT状态分为无LAAT组(n=428)和有LAAT组(n=102)。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单位病例特点广泛收集可能与NVAF患者LAAT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列线图构建NVAF患者LAAT状态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评价及内部验证。结果血栓病史(非LAAT)、房颤病程、房颤发作类型、BNP、Cys-C、LAD等6个危险因素与NAVF患者LAAT状态相关(P均 < 0.05),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列线图构建NVAF患者LAAT状态预测模型,C-index为0.74(95%CI:0.69~0.79)。此外,在校准曲线中也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内部验证集的C-index为0.72(95%CI:0.67~0.77)。结论基于列线图构建的NVAF患者LAAT状态模型有着良好的实际预测能力,可较准确、直观、个体化地预测NVAF患者LAAT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