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管分支发生的概率及其类型。方法 选取拍摄CBCT影像的216例(女104 例,男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CBCT的下颌管分支影像进行观测并进行分类。结果 216例(432侧)患者中,39例(18.06%)50侧(11.57%)观测到下颌管分支,其中女18例(17.31%),男21例(18.75%)。下颌管分支分为4类,第Ⅰ类17侧(3.94%),第Ⅱ类11侧(2.55%),第Ⅲ类20侧(4.63%),第Ⅳ类2侧(0.46%)。结论 CBCT对下颌管分支的检出率较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进行下颌手术时应注意下颌管分支这一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外周静脉内反复置留插管持续性输液,或注射刺激性、高渗性溶液,刺激静脉内膜造成静脉壁损伤,发生血栓反应的病例屡见不鲜[1-3],由此引发的浅静脉炎也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同方法治疗静脉炎的预后不尽相同,尚有部分病例不能在短期内治愈,使患者遭受较长时间痛苦,尤其见于中重度静脉炎患者[4-7],甚至影响了治疗的实施.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对在我科住院明确诊断为静脉炎的102例患者采取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