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登革Ⅱ型病毒包膜糖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DⅢ),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 登革Ⅱ型病毒接种乳鼠,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构建pMD 18-T-DV2-E载体.以pMD18-T-DV2-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E蛋白DⅢ基因片段并纯化.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纯化产物和表达质粒pET-32a(+)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筛选的阳性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和Ni-NTA树脂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RT-PCR扩增获得1.5 kb的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构建pMD 18-T-DV2-E质粒;以pMD 18-T-DV2-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320 bp的E蛋白DⅢ基因片段,构建pET-32a(+)-DV2-E-DⅢ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经SDS-PAGE分析,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0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菌裂解液中总蛋白量的52.50%:Western blot鉴定显示重组蛋白与His·Tag单抗和登革病毒(Ⅰ-Ⅳ)单抗均发生反应.结论 重组质粒pET-32a(+)-DV2-E-DⅢ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三结构域,重组蛋白能被登革病毒(Ⅰ-Ⅳ)单抗识别.  相似文献   
2.
登革病毒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虫媒病毒之一,登革病毒包膜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是研究登革病毒亚单位疫苗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3.
登革病毒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虫媒病毒之一,登革病毒包膜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是研究登革病毒亚单位疫苗及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
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
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结果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经12% SDS-PAGE分离后转膜,分别与纯化的病毒液和
阴性对照液孵育,用抗登革病毒Ⅰ~Ⅳ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孵育组在67 000和30 000的位置有特异性的条带出现,而
阴性对照组无此条带。结论用VOPBA法初步从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筛选67 000和30 000等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其功
能的鉴定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长期应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未进行肝移植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62例接受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58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替诺福韦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7~42),恩替卡韦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7~44),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年时,替诺福韦治疗组92%的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20 U/mL,57.3%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范围;恩替卡韦治疗组90.6%的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20 U/mL,56.5%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范围,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末次随访阶段,替诺福韦治疗组31%的患者表现为Child-Turcotte-Pugh评分的改善且65%的患者保持稳定;恩替卡韦治疗组29.2%的患者表现为Child-Turcotte-Pugh评分的改善且63.2%的患者保持稳定,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3年累计肝失代偿率、肝癌发生率和肝硬化发生率在替诺福韦治疗组分别为3.1%、1.9%和2.1%;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2.9%、2.2%和2.4%,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乙肝肝硬化的长期治疗中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