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应用能谱CT、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颈动脉能谱CT增强及MR HR-VWI,并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42例.以斑块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与能谱CT、MR HR-VWI分析结果进行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1例疑似肠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MSCT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观察本组患者CT扫描征象,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肠扭转及肠扭转原因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给予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显示20例为肠扭转,其中13例为小肠扭转,7例为乙状结肠扭转,MSCT检出19例肠扭转,其中13例小肠扭转,6例结肠扭转,检出率为95%;病理学诊断准确率为90.48%(19/21),其中有2例回肠粪石误诊为小肠肿瘤;MSCT肠扭转诊断敏感度为95.00%(19/20),诊断特异度为100%(1/1),诊断准确率为95.24%(20/21)。结论:MSCT能够准确定位肠扭转,显示扭转程度、病变形态,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术前定位与病变程度分析,提高治疗方案的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均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本次研究工作。30例患者均已经过临床病理诊断为脑血管畸形,均接受CT检查与MR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与MR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显示,3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包括19例动静脉畸形,8例海绵状血管瘤以及3例静脉畸形。CT检查结果显示,19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平扫未见异常4例,边界不清混杂密度影及迂曲扩张血管影15例。MR检查结果显示,19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常规MRI及MRA均可见扩张迂曲异常血管团影,SWI可见且斑点状、条状的迂曲低信号影。海绵状血管瘤的8例患者中,单发与多发分别有5例、3例,检出病灶75个。CT检查检出6例患者,检出病灶21个。MRI常规检查检出病灶53个,均可见铁环征"、"桑椹"状高低混杂信号。SWI检查的检出病灶共75个,包括低信号71个,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4个。3例静脉畸形患者均为单发,CT检查、常规MRI检查结果均无特异性表现,SWI检查结果可见呈"水母头"征的放射状异常信号影聚集。结论: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应用MR检查的诊断有效率更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T影像下肝细胞外基质体积分数(fECV)对患者肝脏纤维化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常规肝脏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的住院患者31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60例非肝脏纤维化患者为对照组,150例肝脏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平扫以及平衡期(即注射造影剂3 min后)计算主动脉绝对强化值以及肝实质绝对强化值,并根据公式计算fECV。比较两组Forns指数以及fECV的差异,分析两者模型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ECV对肝脏纤维化的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orns指数以及fECV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rns指数及fECV呈正相关(r=0.304,P0.01);fECV31.06%时,曲线下面积(AUG)为0.76,诊断价值中等。结论 CT影像下fECV可作为评估肝纤维化的方法,且评估价值中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的特点及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特点及病理对照。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12例孤立性纤维瘤,9例与胸膜宽基底相连,3例位于肺内。病灶呈胸部单发肿块,呈丘状、椭圆形或呈铸型生长肿块,可见浅分叶,9例密度均匀,3例见囊变坏死,2例见散在钙化。增强扫描9例轻中度均匀强化,3例呈"地图样强化",内见囊变坏死。6例见蒂状结构,2例为血管蒂。病理及免疫组化:10例为良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为恶性孤立性纤维瘤。镜下见瘤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共存,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分支状血管;细胞稀疏区胶原化较明显;细胞密集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成人字形或席纹状排列。免疫组化:所有肿瘤CD34(+)、Vimentin(+)、S-100(-),9例Bcl-2(+)、11例CD99(+)。结论胸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明确病变的部位、血供情况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支持,确诊仍需要病理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三家医院收治并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40例TNBC女性患者。将240例TNBC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80例)和验证集(60例)。分析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一般影像学特征。根据训练集中TNBC患者保乳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28例)和未复发组(152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由2位高年资医师提取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时相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训练集数据分别构建影像组学、临床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每个患者的影像组学得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和临床得分(Clinic-score)。利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变量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计算联合得分(Combine-score)。结果 临床得分(Clinic-score)=-0.816×年龄+1.406×(CD19+)+2.013×自然杀伤细胞+1.7 7 7×(K i-6 7)+1.3 0 0×淋巴结转移-1.7 9 0。影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MDCT征象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3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CT征象及病因、术后病理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肠套叠在MDCT图像上具有环靶征、肾形、慧星尾征、双管征等特征性表现;其中胃-小肠型1例,小肠型肠套叠14例,回-结肠型19例,结肠型4例;18例(47.4%)肠套叠患者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