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梅  隋伟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638-638
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对比分析了不同静脉拔针及压迫针眼位置方法,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预防静脉炎、防止针眼周围产生瘀血现象。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60例,女540例,18~76岁,平均47岁。均采取在患者右侧手背静脉的同一位置试验8次,按快拔轻按、慢拔重按分别试验4次,分别采取纵向压迫皮肤及针眼与只压迫针眼方式,然后请患者谈体验及护士直接观察压迫针眼情况。2结果本组患者主诉快拔轻按有疼痛感24例,慢拔重按有疼痛997例。两种压迫针眼位置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表1两种压迫针眼位置方法效果比较(n)针眼周围反应〗无反应<0.5cm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氧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择 15 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 ;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 87.3% (96 /110 ) ,总有效率 99.1% (10 9/110 ) ,临床治愈率 94 .5 % (10 4 /110 ) ;对照组显效率 2 2 .9% (11/48) ,总有效率 6 0 .4 % (2 9/48) ,临床治愈率 5 4 .2 % (2 6 /48)。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P <0 .0 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 5 )。结论 :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备劳特和爱喘乐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3.
隋伟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82-1583
2003年2月~2005年4月,我院行开放立体定向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36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改进的差分阈值法心脏远程监测记录仪对心电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以及自动分析的准确率。方法:通过对8957例患者采用改进的差分阈值法确定心电信号波形参数的“心安宝”XAB-M3AG型远程心电监测记录仪检测,分析接受到的心电实时条图。结果:共接收心电实时数据46967条,其中手动发送9564条,定时发送25830条,自动发送11573条,异常者占自动发送的49.5%,其余多为活动中干扰所致。结论:基于改进的差分阈值法的提取算法复杂性较低,精确度较高,有很好的实时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心电信号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5.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隋伟  徐佩芳 《新医学》2003,34(Z1):4-5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阿奇霉素组38例,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注射5日;红霉素组38例,红霉素30 mg/(kg@ d),静脉注射10日,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阿奇霉素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3±0.9)日]短于红霉素组[(2.6±1.2)日](P<0.05);阿奇霉素组咳嗽消失时间[(5±3)日]短于红霉素组[(7±3)日](P<.01).两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2%和79%,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红霉素组(42%)(P<0.01).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与红霉素比较,阿奇霉素疗程短,临床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肖卫忠  张铭  张燕  隋伟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4):330-331,333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8例经临床。头颅CT/MRI,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既有脑症状,又有脑膜刺激征者6例;颅神经损害以后组颅神经,视神经及听神经为主要表现者分别为4例,2例及2例;多组颅神经同时损害4例。脊神经损害2例。CSF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早期头颅CT/MRI增强扫描可见脑膜线状与条状异常增强,可有交通性脑积水,脑实质也可有异常强化。6例于3个月内先后死亡。结论 脑膜癌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多组颅神经和(或)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CT/MRI对脑膜癌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且MRI优于CT,CSF发现癌细胞仍是确诊脑膜癌病最简便与最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尿毒症血清环境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氧(ROS)及白介素-6(IL-6)的产生及左旋肉毒碱(L—CN)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染色(DCFH)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OS强度,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IL-6表达,观察尿毒症血清对HUVEC的影响和不同浓度L—CN(25μM.250μM,1000μM,2500μM)的干预作用。结果尿毒症血清环境能使细胞内ROS产生及IL-6表达明显增加;而L—CN可明显抑制尿毒症血清环境中细胞内ROS产生及IL-6表达,且有浓度依赖效应。结论尿毒症血清促使血管内皮微炎症状态的建立,L—CN可抑制其组织活性氧及白介素-6的产生,减轻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反应,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可能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50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rhG—CSF治疗组为25例,给予rhG—CSF皮下注射2μg/kg,连续使用5d。对照组25例,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后,rhG-CSF治疗组第20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4,P<0.01)、第2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7,P<0.01)。结论 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短时间内观察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其在适应证、治疗剂量及用药时限等方面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氟桂利嗪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 38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氟桂利嗪 10mg与阿司匹林 10 0mg联合治疗 ,两药均每晚一次 ,连用 1mon。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等级的改变 ,同时检测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粘度的变化。结果 :38例用药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等级分别为13.5 1± 4 .78分与 3.4 5± 1.13级 ,用药后分别为4 .34± 1.85分与 1.79± 0 .72级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用药前血小板聚集指数与血浆粘度分别为 5 7.1± 19.8与 1.72± 0 .11,用药后分别为35 .12± 7.94与 1.70± 0 .11,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作为绿茶主要活性成分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EGCG)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足细胞分为9组.组1:正常糖(5.6 mmol/L).组2:正常糖(5.6 mmol/L)+0.1 mmol/L H2O2.组3:DMEM高糖(25 mmol/L).组4:20 μmol/L EGCG+DMEM高糖(25 mmol/L).组5:2.0 μmol/LEGCG+DMEM高糖(25 mmol/L).组6:0.2 μmol/LEGCG+DMEM高糖(25 mmol/L).组7:0.2 mmol/L维生素E+DMEM高糖(25 mmol/L).组8:0.1 μmol/L EGCG+0.1 mmol/L维生紊E+DMEM高糖(25 mmol/L).组9:24.4 mmol/L甘露醇+5.6 mmol/L葡萄糖.采用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增殖,在Hoechst染色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EGCG作用24 h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足细胞凋亡,CM-H2DCFDA荧光探针检测足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结果 ①足细胞增殖:与组1比较,组2在刺激24 h时的足细胞增殖的光密度(D)450值无显著变化(P>0.05),48和72 h时D450值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组2比较,组7和组8高糖刺激24 h时的D450值显著升高(P值均<0.05),组4、组5和组6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组4、组7和组8在刺激48、72 h时的Dm值显著升高(P值均<0.01).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凋亡细胞表现为较多的核固缩,DNA浓缩并向核膜靠拢,核质比减小,以及胞膜皱缩等早期凋亡形态学变化.组2、组3的足细胞凋亡较组1增加,组7明显少于组4、组5,组9较组2无明显增加.③不同浓度EGCG作用后,组4、组5、组8的早期凋亡细胞膜联蛋白V(+)PI(-)比例和坏死细胞膜联蛋白V(+)PI(+)V(+)比例均显著低于组2(P值均<0.05);组4、组8的早期凋亡细胞膜联蛋白V(+)PI(-)比例均显著低于组7(P值均<0.05).④与组2比较,组4 24 h时的ROS显著减少(P<0.05),但组6无显著改变(P>0.05);与组7比较,组4 24 h时的ROS显著减少(P<0.05),6、12 h时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结论 EGCG(20 μmol/L)作用72 h促进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增殖,EGCG降低高糖刺激下小鼠足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足细胞ROS的生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