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高,占所有颅内动脉瘤1/3以上[1].由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位置深,发出多支细小的穿支,又存在很多的变异情况,对于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加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水肿等因素,手术困难,风险高.近10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另外一种选择.微小动脉瘤是指动脉瘤直径小于3mm的动脉瘤[2],我们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共应用血管内治疗栓塞了9例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γ-干扰素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细胞因子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为目前肿瘤科研领域的热点,逆转录病毒介导γ-干扰素是否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观察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γ-干扰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与生存期的关系。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单位: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6对照组、C6/PA317neo对照组及C6/PA317 γ-干扰素治疗组,每组20只。干预: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将鼠γ-干扰素基因转入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滴度产毒PA317 γ-干扰素细胞株。3组大鼠右侧基底核区接种1&;#215;10^6 C6细胞。C6对照组:接种后不做其他处理;C6/PA317neo对照组:接种4d后原位注射1&;#215;10^6PA317neo细胞;C6/PA317γ-干扰素治疗组:接种4d后原位注射1&;#215;10^6PA317γ-干扰素细胞。实验观察:①各组大鼠生存期≤60d的情况。②每组动物C6细胞接种后11d及20d后随机取5只处死,取出整个脑组织制备冰冻组织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③显微镜下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肿瘤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生存时间。②肿瘤体积测量。③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60只大鼠进入实验分析。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7.10&;#177;0.82)d及(26.60&;#177;0.93)d,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9.30&;#177;4.17)d,有5只大鼠存活期超过60d。两对照组间生存期差异P&;gt;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lt;0.01。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P&;gt;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lt;0.0l。计数肿瘤组织CD4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发现治疗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lt;0.01,两对照组之间差异P&;gt;0.05。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移植后7d发现有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16d未发现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均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PA317γ-干扰素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反转录病毒介导的γ-干扰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重型破裂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疗效.方法 在急性期首先通过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等手术减轻病情后,进一步对动脉瘤进行手术.结果 Hunt-Hess分级Ⅳ级50例,26例优,13例良,8例差,3例死亡.Ⅴ级者8例,2例优,1例良,2例差,3例死亡. 结论重型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应首选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病因主要是先天性因素,外伤、炎症等因素较少。现对我院治疗的8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的侵袭发展、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对20例脑胶质瘤标本及10例正常脑组织进行了MMP-2、TIMP-2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 在高、低度恶性组中,MMP-2及TIMP-2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低两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MMP-2/TIMP-2的比值在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2及TIMP-2对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评估有重要意义.随着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MMP-2及TIMP-2的含量也相应增高,但TIMP-2不及MMP-2增高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孤啡肽(N/OFQ)抑制大鼠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的影响,初步探讨N/OFQ抑制IA的PKC信号途径.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PKC特异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对N/OFQ抑制大鼠皮层神经IA的影响.结果 ①与0.1μmol/LN/OFQ单独作用时,对IA的抑制作用相比,在cherythrine预处理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在-40~-15 mV电压范围内,N/OFQ使IA的I-V曲线升高,而在-15~+60 mV电压范围内使IA的I-V曲线明显降低(n=10,P<0.05);②在指令电压+60 mV时,给予N/OFQ使IA的电流值由(1778.51±239.50)pA降至(1175.1±257.03) pA(n=10,P<0.05),抑制百分率为(33.93±6.62)%,与N/OFQ单独作用引起的(23.20±2.17)%的抑制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n=10,P<0.05).结论 在不同电压下,chelerythrine对N/OFQ抑制大鼠皮层神经IA的影响不同,说明PKC在N/OFQ抑制IA中的作用因不同电压而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7.
MMP-2、TIMP-2在脑胶质瘤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收集2004年11月至2006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新鲜人脑胶质瘤标本20例.正常脑组织来自同期脑挫裂伤内减压手术必须切除的脑组织共10例.  相似文献   
8.
背景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细胞因子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为目前肿瘤科研领域的热点,逆转录病毒介导γ-干扰素是否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观察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γ-干扰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与生存期的关系.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单位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6对照组、C6/PA317neo对照组及C6/PA317γ-干扰素治疗组,每组20只.干预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将鼠γ-干扰素基因转入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滴度产毒PA317 γ-干扰素细胞株.3组大鼠右侧基底核区接种1×106C6细胞.C6对照组接种后不做其他处理;C6/PA317neo对照组接种4 d后原位注射1×106PA317neo细胞;C6/PA317 γ-干扰素治疗组接种4 d后原位注射1×106 PA317 γ-干扰素细胞.实验观察①各组大鼠生存期≤60 d的情况.②每组动物C6细胞接种后11 d及20 d后随机取5只处死,取出整个脑组织制备冰冻组织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4和CD8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③显微镜下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肿瘤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生存时间.②肿瘤体积测量.③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60只大鼠进入实验分析.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7.10±0.82)d及(26.60±0.93)d,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9.30±4.17)d,有5只大鼠存活期超过60 d.两对照组间生存期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计数肿瘤组织CD4及CD8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发现治疗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两对照组之间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移植后7 d发现有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16 d未发现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均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PA317 γ-干扰素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反转录病毒介导的γ-干扰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TGF-β1、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SE、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NO、CD4+、CD4 +/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E、ET-1、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降低血清NSE水平,升高TGF-β1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在监测麻醉意识、减少术中知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需体外循环(CPB)转机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机开始时,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Ⅰ组咪唑安定0.02mg·kg^-1;Ⅱ组咪唑安定0.2mg·kg^-1;Ⅲ组咪唑安定0.4mg·kg^-1。术中监测各组病人不同时段的AEPindex,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各参数值,观察不同阶段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诱导后AEPindex、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降低。在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等时点,AEPindex均显著升高(P〈0.05)。Ⅰ组发现1例术中知晓,Ⅱ组、Ⅲ组均无。结论体外循环转机时静注咪唑安定能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咪唑安定0.2mg·kg^-1不仅能防止术中知晓,还可获得更满意的麻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