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耳蜗论坛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于2006年6月30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人工耳蜗专题论坛。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和交流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这次论坛是中国人工耳蜗学界的一次高端论坛,参会人员是论坛特邀的63位活跃于人工耳蜗领域的专家。论坛名誉主席为王正敏教授和杨伟炎教授,主席为韩德民教授,副主席为孔维佳教授和韩东一教授。开幕式上韩德民教授致开幕词并做了“目前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的形势、工作任务和工作展望”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人耳蜗长度的CT及显微解剖测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人耳蜗内腔形态重建和长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国人无耳疾颞骨标本(左6右4)被随机编号,分别经多层螺旋CT超薄扫描,仿真内镜三维重建及长度测量后行显微镜下耳蜗蜗管间断开窗,刻度微管蜗管长度直接测量,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仿真内镜可三维重建可反映耳蜗蜗管内腔形态的立体结构并允许直接进行多方位观察,利用定位图标可直接进行长度测量;显微解剖直接测量蜗管长度,客观准确.两组所测长度分别为(25.2±1.95)mm和(29.4±1.45)mm,前者比后者稍短,后者与姜泗长等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 05).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重建可获取反映较真实膜性蜗管形态结构的三维立体构图,直接的长度测量简单易行.蜗管间断开窗导管微丝引导下的直接长度测量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颅底骨折并鼻出血的病理解剖基础,针对不同类型鼻出血制定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106例颅底骨折并发鼻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底薄层CT扫描,部分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从颅底相关解剖特征、临床表现及CT扫描结果分析,研究颅底骨折鼻出血病理分类及治疗方法。结果①血性脑脊液为主的鼻出血,骨折部位多基于筛板、额窦;106例中有92例,经传统的抗菌治疗,均治愈;②严重鼻出血,骨折部位多基于颈内动脉岩内岩上段骨管周围,骨折线涉及蝶窦,106例中有10例;③严重鼻出血伴大量脑脊液漏者,为前讲述两种骨折合并存在;106例中有4例。对于后2种情况,采用以鼻腔填塞止血及脑血管介入为主要措施的治疗对策,除1例颅脑损伤较重,在入院后24 h内死亡,余均治愈。结论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对分析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颅底骨折伴严重鼻出血,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的应用为该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勇  陈锡辉  明亮  方铭达 《广东医学》2007,28(7):1075-1076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分为体外反搏组(85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采用金纳多、弥可保、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辅以每天2 h的中流量吸氧;体外反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体外反搏治疗.以纯音测听结果(250~6 000 Hz各频率平均听阈)评价听力恢复效果,并比较两组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体外反搏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9%和85.9%,优于对照组的29.8%和73.4%;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见副作用.结论 体外反搏是突发性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前后骨导听力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接受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的改变。方法 对 1995~ 1999年间住院的 188例接受鼓室成形术的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手术前后的骨导听阈进行分析 ,以 0 .5、1.0、2 .0、4 .0、6 .0kHz至少 2个频率骨导听阈改变超过 15dBHL以上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记录阴、阳性例数 ,并比较术前阴、阳性组之间在术中所见的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前庭窗或蜗窗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健侧对比 ,4 4例(2 3.4 % )术前为阳性 (阳性组 ) ,14 4例 (76 .6 % )为阴性 (阴性组 ) ,阳性组中 5 6 .8% (2 5 / 4 4 )术后骨导听力改善 ,术中发现听骨链或两窗功能不良的有 75 % (33/ 4 4 ) ,较阴性组的 10 .4 % (15例 )高 (P <0 .0 1)。结论 在部分接受鼓室成形术的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 ,术前骨导听力可因听骨链和两窗功能不良而下降 ,但部分病例术后骨导听力可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接受位于Corti's器上毛细胞传人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沿第八对颅神经一耳蜗神经传人到耳蜗核。从耳蜗核发出两条上行系统:丘系或称经典系统.它联系这一区域的亚核,如下丘外核与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核团之间的联系,而亚核之间也有多通道相互联系。丘系和非丘系系统均传导听觉信号到大脑皮层的听区,后者包括海马横回、颞上回和颞横回等区域。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鼓膜成形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内镜下修补干性鼓膜中、小穿孔的效果并与传统的烧灼法作对照。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鼓膜干性中央性中、小穿孔130耳分为两组,第一组100耳接受内镜下同种异体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内镜组),另30耳采用传统的40%三氯醋酸烧灼法进行修补(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后3个月鼓膜穿孔完全愈合的耳数以及术后6个月的语言频率纯音听阈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内镜组鼓膜穿孔完全愈合率为91/100,较对照组的20/30高(P<0.01),术后6个月,两组鼓膜穿孔完全愈合者的骨-气导差在10dB以内的占90.1%。结论使用内镜修补鼓膜穿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代替手术显微镜且更容易通过狭窄或弯曲的外耳道,该手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锡辉  刘敏 《广东医学》2000,21(11):919-920
目的 探讨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的方法修复耳廓全层裂伤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性耳廓全层剪开裂口,分别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实验组)或常规缝合法(对照组),术后定期分别取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裂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天起裂口皮肤和软骨间对接良好,而对照组第3天局部仍有缝隙,第5天软骨裂口才对接良好;实验组在整合愈合过程无明显组织反应和肉芽形成,而对照组第7天可见局部肉芽形成。至第28天,两组愈合  相似文献   
9.
三种不同方式鼓膜修补术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炎症后遗瘤鼓膜穿孔,临床上多采用烧灼法修补中小穿孔,或在显微镜下局麻手术修补大穿孔,但前者需时日久,后者手术费用较高,自1997年起采用内窥镜电视监视下对该类患者进行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上术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单侧耳鸣患者耳蜗外毛细胞和内侧橄榄耳蜗系统的功能。方法:选择2003-2005年期间就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听力正常或轻度下降(4~8kHz之间每倍频程纯音听阈≤25dB)并伴有轻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单侧急性耳鸣患者28例(急性耳鸣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听力无耳鸣(125~8000Hz之间每倍频程听阈≤15dB)的20~22岁医科大学生14例。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和健耳白噪声抑制后再次检测,并对耳鸣进行匹配。①以两个等强度(L1=L2=70dBSPL)初始纯音,f1和f2的几何均数f0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反应频率,f2/f1=1.22,取频率谱中2f1-f2处的反应幅值,以反应幅值高于噪声底3dB以上并超过1倍标准差为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得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反应幅值听力图,共取0.5,1,2,4和8kHz等5个频率点进行测量。对侧抑制方法为在对侧耳给与70dBSPL的宽带白噪声掩蔽,正常组+白噪声为正常组对侧耳加70dHSPL的白噪声,急性耳鸣组+白噪声指急性耳鸣组对侧耳加白噪声,记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②采用对侧健耳进行耳鸣匹配,声信号为125~8000Hz的纯音、窄带噪声、白噪声和啭音,给予阈上10dBHL的纯音,从低频至高频以0.1个倍频程进行扫频以进行音调匹配,若不成功再采用窄带噪声进行匹配,或改用白噪声,然后再以2dB的步长调整响度,以能达到与耳鸣相似度80%以上才认为匹配成功,记录时取所给声信号的主频,响度为健耳感觉级(dBSL)。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各项指标的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在0.5kHz、1kHz和8kHz3个频率点的白噪声抑制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对侧白噪声抑制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下降,抑制后的幅值与未抑制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耳鸣组给与对侧白噪声抑制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与未抑制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45)。②急性耳鸣组28例(28耳)成功匹配24例(24耳,85.7%),其中窄带噪声匹配成功的有20例(83.3%),3例为纯音,主频分布为0.5~6kHz,响度5~20dBSL;1例为白噪声,响度为10dBSL。结论:急性耳鸣组的病例有中高频段的耳蜗损害;耳鸣患者可能有内侧橄榄耳蜗系统传出系统作用的下降或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