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基于因特网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病理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的面貌,促进了现代病理学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  相似文献   
2.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及TBS分类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 Autocyte Prep L 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 (L CT)及 the Bethesda sy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 TBS细胞学分类诊断 ,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 ,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 ,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标本满意率 95 % ,180 0例涂片中阳性病例 76例 ,阳性率 4 .2 2 % (76 / 180 0 ) ,对 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 81.5 % (6 2 / 76 )。结论 :L 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 ,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 L 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 ,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 ,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宫颈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时发现一例宫颈恶性淋巴瘤,对利用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恶性淋巴瘤及其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宫颈刷收集宫颈脱落细胞,经自动细胞制片机处理制成高质量的细胞薄片,经HE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诊断,并通过活检及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结果本例液基细胞涂片见散在圆形或卵圆形恶性肿瘤细胞,经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宫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解决了传统细胞学涂片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制片不规范、细胞保存不及时、细胞结构模糊等问题,减少了不满意样本数量,使鳞状上皮病变检出率增加,腺上皮及其它细胞病变检出率也增高,对提高宫颈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确诊及具体分类仍需依赖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上要与宫颈小细胞、非角化型鳞癌和良性淋巴瘤样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特点,探讨老年贫血病因,提高对老年贫血的重视。方法:回顾分析158例老年贫血患者(≥60岁)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158例老年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48例(30.4%);中度贫血71例(44.9%);重度贫血39例(24.7%)。明确病因的有136例(86.1%):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26例(16.5%);慢性病贫血23例(14.6%);缺铁性贫血20例(12.7%);多发性骨髓瘤13例(8.2%);急性白血病12例(7.6%);血小板减少9例(5.7%);感染性贫血7例(4.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3.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3.2%);溶血性贫血4例(2.5%);淋巴瘤3例(1.9%);脾功能亢进3例(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1.3%);恶性肿瘤2例(1.3%);纯红再障1例(0.6%);骨髓纤维化1例(0.6%)。不明原因22例(13.9%)。结论:⑴老年贫血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多为中重度贫血,影响老年人生存寿命,应引起老年人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早发现,明确病因,及时预防和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⑵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老年贫血的确诊、贫血类型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在医院从事带教工作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速 《中外医疗》2008,27(23):102-1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力结合过程,更是实习医生走向独立工作的开端.因此,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医院及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对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BA)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BA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1例行普通X线断层摄影,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胸片示3例肺门区肿块样阴影.1例局部肺野多发结节阴影,1例囊肿周围肺野过度透亮。胸部CT示5例黏液囊肿显示为多发分支状和棍棒状肿块或结节样阴影及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改变。2例显示周围肺野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胸部MRI示囊肿T1、T2均为高信号。结论黏液囊肿和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是CBA典型表现,CT对CBA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因素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具有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它在维持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存活及成熟等  相似文献   
8.
等速肌力运动作为一种新的肌肉功能评定、训练和康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膝关节是竞技运动损伤最常见部位,本文对等速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及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殷杰  冯灏  陈速  杨莉 《江苏医药》2013,39(11):1280-1281
目的探讨保肝降酶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IL-17和抗核抗体(ANA)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乙肝患者(慢肝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制剂治疗3周,随机抽取乙肝病毒携带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17和ANA表达。结果慢肝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制剂治疗前后IL-17和A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182.546±17.731)pg/ml vs.(177.201±16.247)pg/ml和0.867±0.446vs.0.645±0.285](P>0.05);但A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55±0.281(P<0.01和P<0.05)。结论仅使用保肝降酶治疗,不能有效降低血清IL-17及ANA水平。  相似文献   
10.
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诊断83例甲状腺肿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对83例甲状腺肿块的细针穿刺检查,探讨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推广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对比,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83例甲状腺肿物中,良性结节70例,滤泡性肿瘤6例,乳头状癌7例;83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7.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例误诊为微小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癌变的部位较局限,造成漏诊.6例滤泡性肿瘤中1例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嗜酸细胞性肿瘤可出现乳头状改变,细胞核呈现多形性,与乳头状癌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进行鉴别.结论: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准确率高,是值得临床医生信赖的快速早期微创的检查技术.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较传统的细针穿刺能获得更多的标本量,成功率更高,与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能提高细针穿刺的准确性.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FNAC对设备要求很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安全,适宜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甲状腺肿物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