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2.
3.
4.
目的 评价在进行头颈部CT扫描血管成像时,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其中用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各70例,观察其成像质量,记录其客观噪声水平(由CT图像衰减值的标准差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管电流mA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管电压、螺距、准直器厚度等)、造影剂注射速率和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图像质量相同,甲状腺图像噪声分别为10.14和13.64 HU。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mGy)分别为(43.22±1.42)和(35.99±1.31) 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514.45±5.56)和(1121.39±5.51)mGy·cm, 剂量长度乘积降低约25.95%。结论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有效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剂量长度乘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像甲状腺和眼晶体等射线敏感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降低,减少其辐射危害,但是图像噪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陈细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1532-153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25例,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21例诊断为动脉瘤,并经手术证实,术后亦行CTA复查,通过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在25例患者中共发现21例25个动脉瘤,CTA可清楚显示的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所见一致(符合率100%);术后CTA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结论:64层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及动脉瘤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 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行64层螺旋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 结果 使用钛制动脉瘤夹者,64层螺旋CTA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的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以作为采用钛制动脉瘤夹治疗患者的术后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及并发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和非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炎症机制及其合并冠心病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比较是否具有不同的发病基础。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60例(BMI<25kg/m2)。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它们的血清hsCRP值。结果:肥胖组hsCRP水平较非肥胖组明显升高(1.73±1.27mg/L vs 1.21±0.91mg/L,P=0.03);合并冠心病的肥胖伴T2DM患者hsCRP水平比单纯肥胖伴T2DM患者升高更明显(1.99±1.48mg/L vs 1.55±1.12mg/L,P=0.04)。结论:糖代谢异常与冠脉疾病可能有共同的慢性亚临床炎症起源,炎症的水平对预测肥胖伴T2DM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重构、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0例CHF失代偿患者,根据测得的血清cTnI浓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cTnI升高,对照组60例cTnI正常。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脏结构改变指标及心脏功能指标,分析cTnI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短轴内径(LVEDd)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重量(LVM)、左室短轴缩短率(FS)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cTnI浓度与LAd、LVEDd 正相关,与LVPW、IVS、LVM、LVEF、FS负相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LAd及LVEDd是导致血清cTnI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血清cTnI与其心肌重构和心脏功能有明显相关性,监测CHF患者的血清cTnI对治疗和预防心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及冠脉狭窄情况。结果: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38条桥血管,其CTA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其中5支桥血管轻度狭窄,6支桥血管严重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MCA)的诊断价值.方法 52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VCT确诊的65例MCA的CTA表现.结果 65例共83段壁冠状动脉,其发生率为12.3%.其中前降支占78%,左旋支占13.5%,右冠状动脉最少,约占8.5%.MCA 肌桥长度为7~32 mm,平均21 mm,厚度2~5 mm,平均2.6 mm.结论 64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