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衰弱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4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以一般资料问卷、衰弱表型、患者主观整体评估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18例患者发生衰弱,衰弱发生率为63.56%.年龄、白蛋白、文化程度、治疗方式、抑郁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8月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模型构建组,将骨骼肌质量下降组(n=74)和骨骼肌质量未下降组(n=230)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的外部验证。结果 该研究最终纳入性别、BMI、小腿围、透析前肌酐4个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1,简化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1,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75.40%。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指标简单易得,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及时对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证据总结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将2021年3月—7月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透析中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透析中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衰弱患者衰弱状况、认知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衰弱患者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接受透析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透析中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衰弱相关指标(包括衰弱表型评分、无握力、步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各21例患者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衰弱表型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握力、步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透析中运动有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状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ONS)健康教育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72例术后行ONS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ONS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COM-B理论的ONS健康教育。分别于术前1 d以及ONS后7 d、14 d和30 d对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依从性和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1 d自我效能感及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NS后7 d、14 d和30 d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ONS后14 d和30 d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ONS后30 d白蛋白、ONS后14 d和30 d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OM-B理论的ONS健康教育能增强胰腺癌患者术后对ONS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的关系,分析小腿围在评估肌少症中的效果,为护理人员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高危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徐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男379例,女234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并进行握力、步速、小腿围等指标的测量。分析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 结果 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呈正相关。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下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2.7 cm(曲线下面积为0.909,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799);女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0.2 cm(曲线下面积为0.837,灵敏度为0.744,特异度为0.808)。小腿围与肌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2.7 cm(曲线下面积为0.889,灵敏度为0.907,特异度为0.745);女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29.7 cm(曲线下面积为0.844,灵敏度为0.766,特异度为0.797)。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均呈正相关,当男性<32.7 cm,女性<29.7 cm时,提示患者有可能存在骨骼肌质量下降及发生肌少症,护理人员可通过测量小腿围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高危人群,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及衰弱现状,并探讨认知功能障碍与衰弱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连云港市3所医院的4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及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7%,衰弱发生率为3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表型中的握力低和步速减慢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易受损,衰弱发生率较高,衰弱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于握力及行走速度下降的患者,应重视其认知功能的评估,及早识别予以预见性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