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在24h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记录影像学异常病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比例为22.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于30分钟发生脑梗死者占33.5%,发作3次以上脑梗死发生率为60%;有脑卒中原发病发生脑梗死患者占63.6%。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与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和原发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86例经确诊的脑血管老年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VD)有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在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增长与脑梗死数目增加可加重痴呆的发生。结论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高危因素,应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对应关系。方法分析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通过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结果 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快速的区分为明确特征的OCSP 4个亚型,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其与预后和病变部位密切相关,从而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重度妊娠反应致韦尼克脑病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观察要点,实行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护理,以达到及时控制病情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在发病期间正确、足量使用药物,加强对呕吐及各种并发症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保护性护理措施,加强宣教,避免情绪激动。结果4例病人经治疗半个月症状好转,1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例患者服药10天停药后症状复发,治疗后记忆力减退及外展神经麻痹,1例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死于脑疝。结论及时消除诱发因素,积极正确的治疗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护理可促进病情康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腹痛412例的急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腹痛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我院急诊首诊的腹痛患者4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首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胃肠疾病,少数为腹腔外疾病,但极易误诊.结论 详尽的病史及细致的体格检查是获取正确诊断的关键环节,鉴别诊断中应注意急腹症的复杂性及辅助检查的局限性,以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加曲班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82.4%(χ2=4.993,P=0.025)。治疗7 d、14 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超短波透热综合治疗亨特综合征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特(Hunt)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特殊类型,其表现为耳廓和外耳道剧痛,面神经核下性瘫痪,耳廓和外耳道出现带状疱疹。本科1992年3月至1998年1月采用超短波治疗机透热结合抗病毒药物综合治疗本综合征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血糖致急性脑功能障碍28例急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血糖致急性脑功能障碍的急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8例低血糖致急性脑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服用降糖药者25例,无糖尿病史者3例。伴脑梗死病史20例,消化性溃疡史2例,胆囊炎史者1例,经诊治后24例痊愈,3例后遗脑功能障碍,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伴大汗,首先要考虑低血糖的可能。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避免诱发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2002年10月,我科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8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3例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3例)和研究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7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研究组NIHSS评分(14.63±1.34)分略低于对照组的(14.77±1.4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8.03±1.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6±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RS评分(0.98±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0.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恢复患者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