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肇庆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肇庆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71例,无死亡病例.2011-2012年的病例报告时间较集中,男女性别比为2∶1,发病以1-3岁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和高要两个地区.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87%(140/171),其中EV71病毒106份、其他肠道病毒29份、CoxA 16病毒5份.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流行具有周期性,主要由EV71病毒引起,需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肇庆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监测预警体系,进行早期预警监测。方法利用2010-2012年肇庆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使用控制图法、历史限值法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对2013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预警的效果。结果 2013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疫情控制图法显示有两个流行时期,分别为第2~5周、第44~52周;历史限值法显示有两个时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分别为第4~16周、第50~52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显示第3~4周以及第43~52周疫情有明显增加。结论综合运用控制图法、历史限值法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三种预警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直观、可靠地对肇庆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情况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活禽交易市场休市措施对疫情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对病例家庭禽类养殖环境、全县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前、休市后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怀集县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例,无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肺炎,轻症病例以咳嗽、咽痛为主;分布在全县5个镇,年龄中位数为11岁(4~62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4/9的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病例的164名密切接触者共有6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其中1人经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考虑为同源暴露。休市前主城区H镇市场环境标本H7型阳性率为65.00%(52/80),休市后为3.49%(3/86);乡镇市场休市前为14.81%(12/81),休市后为0(0/111)。休市后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发病例大幅度下降。结论 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轻症病例为主,4~11岁年龄组人群多发,病例均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采取暂停市场活禽交易等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县,以低年龄组人群为主,男7例,女3例,职业分布比较分散;低年龄组人群以轻症为主,病程较有基础病的病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2,P=0.031);所有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环境标本阳性率较非可疑暴露环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8,P0.05)。结论 H7N9禽流感能感染各年龄段人群,低年龄组人群的病程短、症状轻;禽类暴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明显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制药公司的利巴韦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通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与分析,并结合检查表法和经验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检查表分析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乙酸酐〈4.0 mg/m3,乙酸的CSTEL〈8.0 mg/m3,甲醇的CSTEL〈1.3~26 mg/m3,氨的CSTEL0.15~2.75 mg/m3,盐酸〈0.5~0.88 mg/m3,氢氧化钠〈0.02~0.10 mg/m3;8 h等效噪声70.8~86.0 dB(A),WBGT指数26.9~30.3℃。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能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防护对策和建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粉尘及物理因素,其中氨在热电厂锅炉加药槽(CTWA0.38—29.94mg/m3)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3#锅炉巡检岗位的矽尘浓度(CTWA为0.8~6.9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煤场碎煤机巡检岗位的煤尘浓度的超限倍数为2.8,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定点检测60个检测点,有42个检测点噪声强度超过85dB(A),备料车间班长、备料车间控制室操作员、碱回收车间白泥堆场铲车司机、抄浆车间班长等4个工种个体噪声检测结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经综合评价分析,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按照评价报告书的建议,认真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可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肇庆市的运行情况。 方法 对肇庆市2008-2014年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信号数、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及时性、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效果,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阈值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 结果 2008-2014年,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5 708条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00%;预警信号以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 460条,占43.10%)、流行性腮腺炎(1 453条,占24.56%)、流感(664条,占11.63%)为主;共有3种传染病的1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预警系统及时性为6 d、灵敏度为53.85%、错误预警率为87.43%。预警系统阈值调整后,错误预警率从96.52%下降至90.91%,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乙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种传染病的错误预警率有所下降。 结论 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预警信号能够及时响应,但预警系统的预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肇庆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HFMD)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FMD监测数据,计算集中度和圆形分布,应用Rayleigh和Watson-William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MD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M=0.471);发病高峰在7月上旬,流行期从4月下旬至9月中旬(r=0.468,平均角=180.831°,s=70.619°);采用Watson-William检验法比较2009-2013年各年的平均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322,P<0.01)。2009-2013年HFMD的流行持续时间分别为172、129、137、171、121 d。结论肇庆市HFMD流行季节性明显,应在流行期前提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疾病监测,尽量减少重症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发生。各年度流行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流行期的长短和起止时间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掌握肇庆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情况,为全市流感监测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4年全市流感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全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68380例,ILI%为1.35%;各年龄组均有流感样病例报告,其中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各诊室均有流感样病例报告,其中发热门诊病例最多,ILI%达到5.77%。共采集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097份,阳性466份,阳性率为22.22%;阳性样品中,B型179份(占38.41%)、新甲H1型154份(占33.05%)、A(H3)型133份(占28.54%);国家级监测医院ILI%与病例样品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29(P<0.001)。流感暴发疫情发生集中在学校,暴发报告时间集中在冬春季,病原以B型和A(H3)型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肇庆市国家级和市级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情况良好,需注重各年龄层的采样比例,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陈惠欢  麦炜  邓鸿 《现代预防医学》2016,(24):4516-4518
目的 了解肇庆市流感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提高全市流感监测的工作质量。方法 收集肇庆市2013 - 2015年度流感监测管理、暴发疫情监测管理、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以及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报告与采送样工作等资料,根据《全国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评估方案(2012版)》要求进行评价。 结果 2013 - 2015年度,肇庆市流感监测管理工作质量为满分;暴发疫情中仅有33.33%(7/21)阳性标本开展病毒分离;2013 - 2014年度仅有59.46%(198/333)阳性标本进行了亚型鉴定,2014 - 2015年度在“鸡胚分离株送检及时性”指标中失分最多;市级监测点ILI报告及时率从93.46%下降至84.62%;国家级监测点的ILI报告及时率高于市级(χ2 = 11.47,P<0.001),有2个周次的标本采样数不符合要求,有6份标本未及时送检。 结论 肇庆市流感监测管理工作质量良好,但在暴发疫情标本的病毒分离和毒株上送以及ILI报告和采样、送检方面存在不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