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功能康复训练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颈骨折和老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利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除按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外,还结合病人机体状况遵照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路径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遵照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4个月随访,随访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每个患者在术后l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骨密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内股骨假体周围骨量均有显著降低.实验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股骨近端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两组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反映假体周围骨丢失情况,应用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路径早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可减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骨丢失,提高术后患者生活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总结微创技术治疗Pilon骨折26例临床资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9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组(60~74岁)、B组(75~89岁)和C组(≥90岁),比较3组患者术前住院日、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和术后半年病死率。结果术前住院日、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及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3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血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01)。术后半年病死率C组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PFNA治疗≥9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良好,但术后半年病死率较高,且术后输血率高,需特别关注血红蛋白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与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7—12月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82例。分为空白对照组35例、单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7例和两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3、5d进行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Score,VAS)和生活质量评分(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单次和2次注药组在术后1、3、5d时的疼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d两次注药组疼痛程度低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3d、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两次注药组在术后1和3d时好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5d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对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镇痛有良好的效果;术后1d注药使用2次,以后2d各使用1次,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良分区髓芯减压加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8年1月-2003年1月应用改良髓芯减压术加介入疗法治疗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28髋,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28髋,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38岁(24~52岁)。有酗酒史10例,激素应用史7例,原因不明5例。病程3~6个月。单侧股骨头坏死16例,双侧6例。按世界骨循环  相似文献   
6.
耻骨联合分离是常见的骨盆前环损伤,分离大于2.5cm时应行手术复位内固定。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获国家专利的耻骨联合固定板(见图1,专利号ZL200520125386.5)治疗耻骨联合分离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