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修补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将健康新西兰雄兔(先天性双侧内环口未闭合)64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组分别于术后第7、15、30、60天各随机取8只进行腹腔观察,及修补侧内环口的抗腹压能力测量。结果:实验期内无动物死亡。术后两组兔均无腹腔内并发症发生,实验组脐内侧襞与原腹膜融合良好。两组兔在术后修补侧腹股沟区承受抗腹压值均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且均在术后30 d基本达最高,但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抗腹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加强术修补兔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可为临床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覆盖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网片(TPIPOM)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修补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TPIPOM手术患者资料,并与同期行TAPP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使用止痛药例数、术前1 d、术后4 h、术后1、2、3 d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住院费用、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 TPIPOM组完成96例,TAPP组完成72例。TPIPOM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使用止痛药患者例数明显少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60 5、3.774 8、6.177 8、5.598 9、15.244 4,χ2=4.495 9,P=0.000 0、0.000 2、0.000 0、0.000 0、0.000 0、0.034 0)。术前1 d,二组患者WBC、CRP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4 6、1.023 3、1.284 2,P=0.139 5、0.307 7、0.200 8)。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WBC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1 6、7.147 8、2.388 6、2.052 0,P=0.001 7、0.000 0、0.018 0、0.041 7)。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CRP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2 0、3.057 8、3.695 8、3.299 0,P=0.000 0、0.002 6、0.000 3、0.001 2)。术后4 h、术后1、2、3 d,TPIPOM组IL-6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90 5、6.461 8、4.805 4、2.485 9,P=0.000 0、0.000 0、0.000 0、0.013 9)。术后随访24~48个月,二组均未发现肠粘连、肠梗阻以及疝复发。结论 TPIPOM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不易复发、微创等优势;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苏芬莲  陈小勋 《微创医学》2006,25(2):241-242
我院1999~2003年采用经皮肤肝穿刺引流术治疗1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约有10%~18%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1],传统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残石率高,已趋向于淘汰.随着腔镜技术日益成熟,纤维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广泛使用,"三镜"的有机组合已成为诊疗胆总管结石十分有效的微创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elation,EPBD),但何种治疗方法最佳,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不同的病例、不同的医疗条件下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佳运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贵港市人民医院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中心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即LCBDE组和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组,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结果 该组225例,其中LCBDE 106例,EST 119例.术后随访1~6年,平均(3.2±0.8)年.LCBDE组结石复发率为3.77%(4/106),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为2.83%(3/106),无乳头狭窄;EST组结石复发率为11.76%(14/119),乳头狭窄的发生率为7.56%(9/119),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为12.61%(15/119).全组病例无胆管癌发生.术后结石复发率、乳头狭窄和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LCBDE的远期疗效优于ES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简称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中药在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9例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联合组),44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结果:2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联合组较优;2组手术日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术后第1,第2,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0).长期随访腔镜组腹痛6例、联合组2例,但腔镜组2例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小勋  吴瑞正 《广西医学》2004,26(8):1208-1209
我院自2 0 0 2年9月至2 0 0 3年12月,共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2 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2 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6~6 5岁,平均4 0岁。其中结肠癌14例,直肠癌6例,病理结果均为腺癌。按Dukes分期,A期1例,B期12例,C期3例,D期4例。1 2 手术方法 (1)麻醉方法和体位:均采用插管全麻,结肠癌采用平卧位,直肠癌采用平卧位或截石位。(2 )手法方法:取脐部穿刺为观察孔,余穿刺孔视肿瘤位置而定,一般采用4孔,常规探察腹腔后,超声刀打开肠系膜于近端8~10cm ,远端5cm处分别予鞋带结扎肠管,直肠癌仅结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和治疗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且术前均行腹部X线平片(简称KUB)、超声、螺旋CT(简称CT)检查的269例肠梗阻患者,比较3种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例中,据术中是否联合超声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至行腹腔镜探查时间、观察孔长度、与穿插有关的并发症.结果 KUB、超声、CT对肠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26%(189/269)、93.31% (251/269)、96.65%(260/269),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为54.64%(147/269)、73.61% (198/269)、80.30%(216/269),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为36.06% (97/269)、66.54% (179/269)、81.78%(220/269),肠绞窄诊断符合率为32.08% (34/106),69.81%(74/106)、80.19%(85/106),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肠梗阻及梗阻原因、部位、肠绞窄的符合率与CT相当,优于KUB.手术组、联合组从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穿插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较优.两组与穿插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对诊断和治疗肠梗阻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胆总管结石(CBDS)的微创手术方案。方法分析近9年间我科治疗的203例CBDS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取石术(EPBD)组(22例)、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组(105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组(76例)。结果 3组的手术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CBDE组最短;住院时间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PBD组最短。随访期间结石复发率、反流性胆管炎及乳头狭窄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与EPBD组相当,EST组最差。结论有适应证的CBDS患者首选EPBD,失败或无适应证者选择LCBDE,EST仅适用于有严格适应证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8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的40例患者只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不保留自主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自主神经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并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