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知包括3个主题13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没有躯体疼痛、避免过度医疗、保持身体完整;心理方面为社交需求、保持尊严、拥有自主、心愿达成、后事交代、家庭和谐、精神慰藉;社会方面为经济状况、医疗资源、医疗照护。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感受和身心需求,做到合理病情告知,适度医疗,减轻痛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善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加临终关怀病房和宁养机构,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方舱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ProQOL)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在武汉市3所方舱医院工作的21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共情疲劳得分为共情满意维度(38.74±7.83)分,职业倦怠维度(21.64±5.05)分,继发性创伤应激维度(20.90±6.29)分;其中轻度共情疲劳105人(47.95%),中度共情疲劳32人(14.61%),重度共情疲劳23人(10.50%);共情疲劳受医护人员工作单位所在省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史、方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适应情况、工作负荷、睡眠情况、心理弹性的影响(P0.05,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现象普遍存在,可通过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培训与督导、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一线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等措施帮助改善共情疲劳状态,维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晚期癌症患者的死亡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北省2所三甲医院肿瘤科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晚期癌症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疾病状况,采用中文版临终意愿量表(ELPI)调查肿瘤患者临终讨论问题及死亡态度。结果:参与调查的晚期癌症患者774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死亡观:顺其自然的人数占71.0%、恐惧死亡的人数占29.0%;晚期癌症患者死亡观的影响因素:是否与别人讨论过临终问题、性别、是否有合并症、年龄。结论: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的死亡观为顺其自然,但仍有少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存在死亡恐惧心理。建议医务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以此来减轻患者的死亡恐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浅谈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增多,治疗肿瘤主要是手术和化疗,化疗是属于全身性用药,能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所以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最理想的方法,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位置。而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很多科室都会用到化疗药,而在配制化疗药时又没有自我防护意识或较好的防护设备,所以在配制化疗药物的工作人员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或吞食(在病房吃饭)受到低剂量的药物对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正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下面介绍一些护理工作者在接触化疗药物时应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对终末期治疗和死亡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对终末期治疗和死亡的态度,为临终关怀的开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2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既赞同无痛苦、有尊严的安乐死亡,又表现出对生命强烈的留念,希望医护人员和家属进行积极救治;能够接受死亡,但同时存在否认或侥幸心理。结论应充分认识和理解癌症患者的矛盾心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满足广大癌症患者需求,帮助他们克服癌症和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手术室的工作技术性强,手术的成败、甚至生命安危,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护士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们做好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丽娟  陈凤菊  张冬林 《医药导报》2010,29(10):1297-1299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吗啡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呼吸困难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对60例晚期癌症出现呼吸困难患者皮下注射吗啡5 mg,必要时使用静脉留置针皮下留置,以便每4~6 h皮下注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Brog量表评定对呼吸困难的效果,观察各项基本指标. 结果 VAS评估由治疗前54.9 mm降低至治疗后31.8 mm,平均减轻(23.2±11.0) mm,差异有显著性(P<0.05). Brog评分由治疗前5分降至治疗后3分,平均下降(2.0±1.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 结论 皮下注射吗啡治疗晚期癌症呼吸困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住院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使用埃森创伤问卷(ETI)、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对住院癌症患者进行评估,发放250份问卷并依据DSM-IV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11份,PTSD的临床检出率为11.0%(21/1...  相似文献   
10.
三向瓣膜式PICC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2例接受NP(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周浅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63.6%)显著高于观察组(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行PICC化疗可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