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环加氧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结肠癌化学预防的机理。方法:培养结肠癌细胞株Caco-2,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进行干预,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环加氧酶-2(COX-2)基因表达进行观察、检测。结果:高浓度阿司匹林组细胞大量死亡.低浓度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增加,COX-2基因表达逐渐减少。结论: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下调COX-2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观察重组腺病毒rAd-MK-TNFα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转染系列重组腺病毒,观察rAd-MK-TNFα在乳腺癌细胞Bcap37中TNFα的表达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比较其与对照病毒对乳腺癌细胞及人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的不同。结果 rAd-MK-TNFα感染Bcap37细胞后,可检测到TNFα的表达;rAd-MK-TNFα对Bcap37乳腺癌细胞存在生长抑制作用,且与其病毒浓度呈正相关;rAd-MK-TNFα对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小于非靶向腺病毒(rAd-CMV-TNFα)。结论rAd-MK-TNFα可能通过靶向表达TNFα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癌造成的急性左半结肠梗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急诊手术行姑息性癌肿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和远端结肠关闭,该治疗方法既无法达到根治癌肿目的,又需要2~3个月后二次手术关闭造瘘口。2006年9月,我院成功为2例大肠癌伴急性梗阻进行了“双镜”治疗:先通过肠镜技术将肠减压导管或金属支架置人大肠梗阻近段,经过充分的减压引流及肠道准备后,再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一期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在三氧化二砷(As2O3)抑制人胆囊癌细胞体外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胆囊癌细胞GBC-SD,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Cyclin D1、D2、D3和CDK4、K6的蛋白和mRNA表达.构建Cyclin D1的表达质粒并转染GBC细胞,观察Cyclin D1过表达时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As2O3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生长,作用呈时间、剂量一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As2O3可将增殖过程中的胆囊癌细胞阻滞于G1期;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显示Cyclin D1表达下降;过表达Cyelin D1逆转了As2O3对细胞周期的改变.结论 Cyclin D1在As2O3抑制人胆囊癌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新型超声刀(枪、剪式手控弯头超声刀)清扫淋巴结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间完成的胃癌根治术49例病人(其中使用超声刀26例,常规手术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淋巴结清扫所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 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胃癌淋巴结清扫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淋巴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中用新型超声刀进行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且更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下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附7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附79例报告)陆维祺黄德骧(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众多,诊断困难,常易误诊或漏诊而造成治疗上的错误。我们在1980年1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下消化道出血79例,现对其早期诊断问题作初步探...  相似文献   
7.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系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阴性而得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相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对当今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0%~49%, 术后腹膜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原因。腹腔热灌注化疗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 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预防性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 提高胃癌的5年生存率, 改善生存质量, 提升胃癌的总体疗效。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对进展期胃癌AGC行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ral chemotherapy, HIPEC)的临床开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国汉族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ssociated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GISTANFⅠ)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探讨其治疗及预后特殊性,为我国GISTANFⅠ的诊治提供初步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GISTANFⅠ病例4例,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基因型、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本组4例病人,均为中国汉族人。4例肿瘤病灶均原发于小肠,均为多发。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病人除手术外另行靶向治疗。随访4例病人中2例至今无瘤生存,1例术后无瘤生存6年后出现肝脏及腹腔广泛转移,1例死亡。肿瘤细胞多为梭形细胞,核分裂象少见,CD117、CD34均为阳性。3例行基因检测均未见KIT及PDGFRA基因突变。结论:GISTANFⅠ是GIST中的特殊类型,具有特殊的病理特征及基因型,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治疗无效。部分GISTANFⅠ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模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间对社区的7051名妇女进行临床扪诊及乳腺癌高危因素调查,将数据上传至临床中心,根据乳腺癌危险度评分量表开展危险度评分,筛选出高危人群。结果 7051名参加筛查的妇女中,高危人群有380名(5.39%)。有23例发现可疑病灶,筛查阳性率为0.326%(23/7051),乳腺癌检出率为0.099%(7/7051),8个乳腺癌病灶中早期乳腺癌占7/8。结论依托临床中心的乳腺癌筛查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筛查率,并能降低晚期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