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新的更敏感的指标被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研究和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近期日本学者还提出了“骨转化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指南2001”(后文简称“2001指南”)[1]。多数研究集中于这些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但在个体化临床应用方面还未明确阐明。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顺玉  阮祥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99-200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 e,PCOS)指青春期发病、卵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症、卵巢多囊性改变等表现,是育龄妇女内分泌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近几年研究发现,PCOS不仅影响患者生殖功能,还存在多方  相似文献   
3.
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与不明原因不孕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3例不孕患者的23个周期及对照组15例20个周期的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进行测定。放免法测定血清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孕酮(P);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宫颈粘液改良Insler评分,尿LH酶联免疫测定和基础体温测定(BBT)综合评价预测和确定排卵日。被研究对象均于围排卵期进行性交后试验(PCT)。结果:43个月经周期均为有排卵周期。不孕组(PCT正确组7周期,PCT异常组16周期)宫颈粘液改良Insler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不孕PCT异常组卵泡期、排卵前、排卵后、黄体期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CT正常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低落可影响精子的穿透和存活,是不明原因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方口服避孕药与盆腔炎和异位妊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复方口服避孕药 (combinationoralcontraceptives,CO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口服避孕药 (oralcontraceptives,OC)。自 195 7年在美国进入市场开始 ,不断研制新产品 ,至今已经历三代 ,其所含雌激素———炔雌醇的量逐渐减少 ,孕激素成分更新 ,副反应减少。在保持其良好的避孕效果的同时 ,发挥越来越广泛的非避孕益处。其中对盆腔炎 (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和异位妊娠 (ectopicpregnancy ,EP)的保护作用是人们认识较早且进行了广泛研究的益处。盆腔炎是性活跃育龄妇女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美国 ,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根据出院及门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个体化周期序贯激素治疗对绝经妇女子宫肌瘤发生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绝经相关症状且合并单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最大径线<5 cm)的绝经妇女60例,给予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方案,起始剂量为口服戊酸雌二醇1.0 mg,每日1次,连用21~25天,后10~14天加用甲羟孕酮每日4 mg。随后,根据每人对药物的不同反应,调整口服戊酸雌二醇的每日用量为0.5~2.0 mg,甲羟孕酮的每日用量相应为4~6 mg。不能连续应用激素治疗或失访者被排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122、43、6个月时采用阴道超声测定肌瘤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53例患者完成了3年的观察,平均年龄51.4(44~57)岁,绝经年限平均2.3(1~7)年。激素周期序贯治疗3、6、12、24、36个月,肌瘤大小均无明显改变(P>0.05),没发现新生肌瘤(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增厚(P>0.05)。结论:根据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制定不同剂量的激素周期序贯方案,不促进绝经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主要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卵巢衰退后常处于无排卵状态, 可能引起月经异常, 同时也是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诱发因素。多数AUB会使患者不适, 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及时干预。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规范化, 越来越多的AUB在门诊即得到了快速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需针对病因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AUB的病因包括结构性改变和无结构性改变。无结构性改变者常需进行药物干预, 如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尤其是短效口服避孕药)、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以及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还可辅以微创治疗如宫腔镜手术和子宫内膜消融术等, 这使得很多AUB患者避免或推迟了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状况,分析更年期症状对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0岁以上女性180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生殖衰老分期研讨会(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STRAW+10)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绝经过渡早期(A组)、绝经过渡晚期(B组)、绝经后期早期(C组)、绝经后期晚期(D组)。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KMI)评价女性更年期症状;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评价女性性功能障碍。结果 随着生殖衰老分期的提高,4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逐渐增大,从45.5岁提高到57.0岁;与伴侣共同生活时间的年限中位数从20年增加到23.5年,性生活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从7 d增加到15 d;KMI中位数从9.5分提高到15分(P<0.05)。随着生殖衰老分期的升高,FSD和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湿润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度障碍和性交痛的患病率均明显升高(P<0.05)。FSD和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湿润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度障碍和性交痛的患病率随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而升高(P<0.05)。结论 随着女性生殖衰老分期的提高,FS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出现更年期症状以及其严重程度是40岁以上女性发生FSD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积极治疗更年期症状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绝经后女性失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188例40~83岁的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787例应用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972例未应用MHT,429例受试者未回答是否应用MHT。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对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应用简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绝经后女性失眠的患病率为66.72%,其中轻度35.38%,中度21.83%,重度9.51%。失眠发生率随着受教育程度降低而升高(OR=1.502~1.618,P<0.05);失眠发生率随着食用豆制品次数增多而降低,但仅当次数≥7次/周时,差异有显著性(OR=0.366,95%CI 0.221~0.607,P<0.05);失眠发生率随着每日运动强度降低而增加(OR=1.775~2.141,P<0.05)。与规律应用MHT相比,不用MHT会增加失眠发生率(OR=1.602,95%CI 1.105~2.321,P<0.05),而每日运动量、抽烟、饮酒、月经初潮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方式与失眠均无关。结论规律应用MHT有助于改善失眠,部分社会环境因素与绝经后女性失眠相关,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疗效,研究其对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达英-35联合百令胶囊,对照组单用达英-35,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O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r-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等一系列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TC均升高(P<0.05),HDL-C轻度升高(P>0.05);研究组TG浓度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Apo AI、Apo B均升高,Lp(a)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FPG、胰岛素抵抗较前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轻度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3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Cr和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肝功能指标在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英-35联合百令胶囊治疗PCOS患者能够改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对脂代谢有良好作用,保护肾功能,且对肝功能无不良影响。因此,百令胶囊能够作为治疗PCOS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serum 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及内分泌和代谢指标的特点,并评估AMH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患者174例为研究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指南推荐的分型方法将其分为4组,组1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 morphology,PCO)+稀发排卵或无排卵(oligo-anovulation,OA)+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45例;组2(PCO+OA)39例;组3(PCO+HA)42例;组4(OA+HA)48例。另选41例同期就诊的年龄及体质量匹配、基础体温双相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或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等一般情况,空腹抽血查AMH、性激素、血糖、胰岛素等。超声测量卵巢的长径、横径、前后径及每侧卵巢内的卵泡直径和数量。分析不同PCOS表型组及对照组的血清AMH质量浓度及内分泌和代谢指标特点。结果血清AMH质量浓度:组1(8.54±2.40)ng/m L>组2(6.95±1.96)ng/m L>组3(5.64±1.79)ng/m L>组4(4.36±1.74)ng/m L>对照组(2.55±1.15)ng/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MH与PCOS患者的睾酮、卵巢体积和2~9 mm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与雌二醇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AMH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AMH在不同表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是影响AMH浓度的最显著因素。血清AMH浓度与PCOS患者的睾酮浓度、卵巢体积和2~9mm窦卵泡数正相关,与雌二醇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