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2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预防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在休克的复苏、行肝门阻断的肝叶切除以及肝移植等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引起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导致肝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减轻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肝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肝脏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MLA预处理可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提供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MLA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3.
朱斌  闵苏  龙村 《四川医学》2000,21(10):854-856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oconditioning IPC)对未成熟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经历5Min缺血、10Min再灌注的幼兔(14~21天)心脏进行离体灌注,观察其在生理温度(39℃)下接受30Min缺血、40Min再灌注的心肌酶释放、心肌能量及病理变化。结果 IPC组全心缺血后心脏停跳持续时间显明延长(P〈0.01),心肌ATP含量明显减少(P〈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贺斯在围术期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经静脉分别输注贺斯1000ml或乳酸林格氏液(以下简称平衡液)1000ml,速度为25ml/Kg/h,然后用乳酸林格氏液500ml/h维持。测定病人的凝血酶活性(F.Ⅱa)、纤溶酶原活性(Pig)。采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测定其曲线的上升斜率(简称上斜)、下降斜率(简称下斜)及参数凝同启动时间(CST)、最大凝固时间(MCT)、完全纤溶时间(WFT)、平衡时间(BLT)、最大凝固程度(MCE)。结果:纤溶酶原活性、凝血酶活性分别在输注完即刻或输注完2h表现为逐渐下降,但同组不同时点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间同时点的比较亦无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动态平衡各参数输注前与输注后各时点比较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围术期快速输注贺斯1000ml,在扩容的同时,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轻微,无过敏样反应发生,在围术斯可以安全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菁艳  闵苏 《重庆医学》2006,35(21):1997-1999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刺激骨髓造血的糖蛋白类激素,它主要来源于肾脏,由皮质管周围的间皮细胞合成。目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PO,rhEPO)广泛应用于癌症相关性贫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引起的贫血、肾功能障碍及择期手术的自身输血血液回输出。近期研究发现,EPO不仅仅是促进红细胞成熟的介质,它对心、脑、肾的缺血-再灌注及机械性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对EPO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的作用。方法 2~3月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选取30只建模成功的抑郁大鼠随机分为D组、M组、KM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给药,D组给予生理盐水后行伪电休克处理,M组和KM组分别给予丙泊酚及丙泊酚+氯胺酮(10 mg/kg)后行电休克处理,C组不做任何处理,行糖水偏好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行为学变化,并检测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水平。另取12只抑郁大鼠进行电生理实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Ⅱm Glu R阻断剂组(L组),制备海马脑片后分别予以正常人工脑脊液和含有Ⅱm Glu R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应用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Schaffer侧枝-CA1神经通路(SC-CA1)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结果实验处理后,与D组相比,M组和KM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升高(P0.01),M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缩短(P0.01),KM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延长(P0.01)。与C组相比,D组、M组、KM组m Glu R2、m Glu R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组相比,D组、KM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D组与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海马SC-CA1神经通路LTP高于L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和独特的细胞器,在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中都发挥着关犍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机制的研究也表明,线粒体的功能损害是导致I/R心肌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线拉体友线粒体KATP通道在缺血心肌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肺保护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肺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药物干预、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白细胞滤过等,其目的在于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回顾近年来体外循环肺保护方法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重庆市某三甲医院成人住院患者疼痛负担,疼痛相关就医行为,以期改进疼痛诊疗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短期(72 h)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3年7月22日至24日对重庆某三甲医院成人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2 106/2 515)。成人住院患者疼痛患病率为46.96%(989/2 106)。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的手术患者占68.24%(651/954)。手术患者术前静息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4.81%(332/954),术后为28.83%(275/954)。79.91%(1683/2 106)患者认为疼痛与自身疾病相关。81.10%(764/942)患者认为医师提供的止痛治疗有效。年龄和学历水平等均是患者疼痛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成人住院患者的疼痛负担较为普遍,外科疼痛发生率较高,急性疼痛分布居多,以轻度疼痛为主,患者对疼痛认知程度和镇痛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疼痛未得到有效治疗。医务人员应接受规范化镇痛诊疗培训,采取个体化多模式镇痛诊疗措施,降低疼痛患病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金菊英  彭丽桦  律峰  闵苏 《重庆医学》2013,42(7):741-743
目的探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5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患者30例为A组,输注乳酸林格注射液患者3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5~T9时点碱剩余(BE)均明显降低,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且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两组患者在输液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输液后Mg2+浓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