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大学组为老年大学学习1年以上、年龄≥60岁的老年人105名,对照组105名为老年大学组老年人的同胞兄弟姐妹,年龄≥60岁,未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组成员进当地老年大学学习1年,对照组不参加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或工作,同时排除继续参加工作者.人组前后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定以排除抑郁症,采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作为认知功能的综合评估.MMSE得分低于分界值(小学≤20分,中学或以上≤24分)者初步确认有认知功能损害.人组前2组CES-D、ADL、MMSE和WAIS的基线评定无显著差异.结果 1年后老年大学组和对照组的CES-D、ADL和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的ADL评分1年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t=2.191,P=0.031).1年后MMSE评分显示老年大学组有1例(0.95%)达到认知损害的临界值,对照组有6例(5.77%)等于或低于临界值,其差异几乎有统计学意义(P=0.058).WAIS评分显示2组的WAIS总分、言语分和操作分均有下降,但老年大学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WAIS总分和操作分[分别为(110.3±8.2)分,(110.9±7.7)分]较老年大学组[分别为(107.8±9.6)分,(107.9±13.4)分]下降更为明显(P=0.044,P=0.049).而且,对照组1年后的WAIS总分显著低于1年前[(110.6±7.4)分](P=0.022).结论 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可能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情感障碍患者一级亲属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情感障碍患者一级亲属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病率,以评估情感障碍家系中AD的患病风险. 方法 收集符合“DSM-Ⅳ-TR”诊断标准的情感障碍患者(情感障碍组)及其健康配偶(对照组)各109例,一级亲属入组标准为年龄≥55岁的父母和同胞.对可疑者应用神经心理评估、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后,再根据美国神经病语言障碍和中风研究所及阿尔茨海默病与相关障碍协会(NINCDS-ADRDA)标准进行AD的诊断. 结果 情感障碍组一级亲属284例,对照组一级亲属274例,两组一级亲属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感障碍患者的284例一级亲属中有10.6%(30/284)被诊断AD,对照组274例一级亲属中有4.4%(12/274)被诊断AD,两组A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P=0.006);其中,情感障碍各亚型中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患者一级亲属AD患病率分别为11.2%(14/125)和20.0%(15/75),均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AD患病率4.4%(12/274)(x2=6.80、20.56,OR=2.60、4.63,P=0.009、0.001),而躁狂发作患者一级亲属AD患病率为1.1%(1/87),与对照组一级亲属AD患病率4.4%(12/2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9,P=0.159). 结论 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AD患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有效率85.0%;利培酮组有效率82.5%。奎硫平组不良反应低于利培酮组。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AD患者BPSD,奎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象取自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配到个别认知康复组(个别康复)33例、集体认知康复组(集体康复)33例和单独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34例。认知康复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重建技术和社会技能训练。每周治疗3次,每次60min,6个月为1疗程。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WAIS、WCST均无显著差异。但康复训练后个别康复、集体康复的WAIS总分、作业增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4、P=0.039),集体康复的言语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0)。WCST操作显示接受认知康复的患者其执行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但个别康复和集体康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接受认知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改善方面优于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舍曲林+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舍曲林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7.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康复疗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象取自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配到个别认知康复组(简称“个别组”)33例、集体认知康复组(简称“集体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认知康复的主要内容是认知重建技术和社会技能训练。每周治疗3次,每次60min。3个月为1疗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 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三组的GAF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个别组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ADL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集体组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情感不适和AD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除了PANSS中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5),其余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认知康复疗法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病程短者早期干预的效果更好。而个别认知康复与集体认知康复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高邮市在加强人口早教阵地建设、开展各类亲子早教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市委、市政府主抓、人口计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人口早期教育,推动儿童早期发展,着力提升人口素质,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满足社会和家庭对0~3周岁儿童早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治疗2、4、8周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评定疗效,并同时观察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2组在治疗2周末起BEHAVE-AD评分有显著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治疗8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93.3%,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