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脑部血液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特性阻抗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脑梗塞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另梗死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三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员的血脂、Lp-PLA2、Hcy水平。结果 (1)观察组TC、TG、LDL-C、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之间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组与大梗死灶组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灶(P<0.05);(2)脑梗死急性期与TC、TG、LDL-C、Lp-PLA2、Hcy水平呈正相关(r=0.244,0.631,0.356,0.418,0.279,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38,P<0.05);对LDL-C≥3.12mmol/L、LpPLA2≥175ng/mL、Hcy≥10μmol/L与脑梗死急性期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三个因素均是引起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Lp-PLA2、Hcy水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定期监测Lp-PLA2、Hcy水平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53%,高于对照组的6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HS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SV)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OD水平(113.59±16.77)U/L高于对照组的(93.37±10.52)U/L、MDA水平(3.64±0.52)nmol/ml低于对照组的(4.55±0.62)nmol/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酚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和银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神经、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科在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银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1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因子(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vs 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NGF水平升高,NSE水平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NGF、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MCP-1、sICAM-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TNF-α、MCP-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阴性提取物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ACI疗效可靠,能够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提高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