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活动中,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风疫苗)被纳入常规免疫,代替麻疹疫苗对8月龄儿童进行1剂次接种。为了解常规免疫运转中麻风疫苗的使用效果,开展了麻风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探索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 将136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个体化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状况、心理状况,向患者及其家属分阶段,分期进行详细讲解,然后由科内护理质控员在其住院第2天开始至出院前1天,按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提问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及掌握程度.结果 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从医意识及行为均有明显的提高,有效地减轻焦虑、恐惧心理,提高睡眠质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克服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不利因素,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4.
Orem自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系统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提前,拔除导尿管后自主排尿例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把Orem自理模式应用到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可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及产后恢复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自愿接受腰硬联阻滞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作为镇痛组,同时将未采取分娩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生理指标、焦虑程度、产程、出血量、分娩方式、镇痛效果、缩宫素应用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镇痛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血压、心率、潜伏期以及剖宫产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使产程缩短,减低剖宫产率,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及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分析我院住院患儿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特点.结果 不同年龄的患儿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家属的理解和医护人员的镇静和良好的技术有助于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 有针对性的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以及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互动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浙江省风疹病毒流行株的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该期间风疹疫情中的疑似患者标本,于Vero细胞上分离病毒。采用巢式RT-PCR扩增流行株E1、E2和C三个结构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从52例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风疹病毒流行株7株,除Rvi/Zhejiang.CHN/23.08株为2B基因型外,其余6株均属于IE基因型。基因进化树上,IE基因型流行株分别与香港、海南地区流行株具有最近亲缘关系,而2B基因型流行株与BuenosAires.A RG/46.08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浙江2B型流行株与全球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遗传距离(0.011)小于与中国流行株(0.023)间的遗传距离。浙江风疹流行株与中国风疹疫苗株BRDⅡ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C>E2>E1,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E1 >C>E2,对应存在3、11和23个氨基酸的变异。各位点氨基酸熵值表明,E1蛋白上仅存在一个易变位点(熵值>0.600),而E2蛋白上有7个易变异位点和1个高变异位点(熵值>1.000)。结论2005-2010年浙江省存在两种基因型风疹病毒流行,IE为优势基因型,2B可能为境外输入株。流行株E1基因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而E2基因氨基酸变异较大,在风疹病毒流行病学监测中除关注E1基因外,应开展对结构基因E2和C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麻疹病毒(MeV)流行株血凝素蛋白(H)抗原表位上氨基酸(aa)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可能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eV H蛋白上B细胞线性表位,设计并合成来源于疫苗株和流行株表位以及同一区域非表位上的多肽对。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多肽的免疫原性,并制备多肽免疫血清。采用交叉ELISA法分析两条多肽间的抗原性差异,计算抗原比。结果 合成的多肽均能与MeV免疫血清结合,其中设计在表位区的多肽对CW23/CW22(273~282 aa)结合能力最强,而非表位区多肽对CW150/CW151(418~427 aa)结合能力最弱。多肽对中来源不同两条多肽间抗原性差异较大,其中CW23(疫苗株来源)与CW22(流行株来源)间抗原比为16,CW123(疫苗株来源)与CW124(流行株来源)(236~246 aa)间的抗原比为2.877±0.583。非表位多肽对中,CW125与CW126(356~364 aa)间抗原比为1.631±0.481,而CW150与CW151间抗原比为10.367±1.617。结论 麻疹流行株上仍存在保守的抗原表位,但预测的抗原表位及非表位区上的部分aa变异导致疫苗株与流行株间抗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手术室急诊患者中的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6例患者给予循证手术室护理,对照组126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比较循证手术室护理与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的手术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诊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手术质量,而循证手术室护理除了具有常规手术室护理的优点外,它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论对手术室急诊进行循证手术室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急诊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手术质量,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医患纠纷,因此,在对手术室及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循证手术室护理进行大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