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8年法国Dubois首次开展电视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laparoscopicchlocystoctmy,LC),其以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期短、安全可靠、恢复顺利之优势而倍受医患亲睐,甚至作为胆囊切除首选方式。现在有人认为LC已成为现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谢岗 《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07-108
目的: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微创进行分析,实现对胆结石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的24例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进行胆结石的切除,患者在切除的过程中均无任何不适现象,患者的切除手术均成功完成。结果:24例患者整体上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没有出现任何出血现象,患者没有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宫腔镜下对患者肝内胆结石进行切除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清洗消毒方式及卫生管理现状,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38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对清洁织物及其贮存环境卫生状况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进行现现场调研的38家医疗机构中有32家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清洗消毒委托给社会化洗涤机构,仅6家医疗机构自行清洗消毒。部分医疗机构对受托方实地调研不到位、自建洗衣房布局流程不合理、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环节管理不到位。采样监测检出4件清洁织物、1件贮存区物体表面样品菌落总数超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医用织物社会化洗涤是主流,医疗机构需强化对受托方尽职调查;应持续完善建筑布局及硬件设施设备配置;同时建议制定相关标准时应保障卫生监督制约手段,以促进卫生要求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年1月~2004年12月经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共20例,效果比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比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与手术组,各40例。内镜组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手术组行传统开放式手术。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202.0±50.7)min,手术组(189.0±56.7)min,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镇痛:内镜组15例,手术组37例;术后排气时间:内镜组(2.3±0.5)d,手术组(3.8±1.3)d;并发症:内镜组发生3例,手术组发生19例,内镜组上述指标均优于手术组(P〈0.01)。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扩张症与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由于起源部位相同,影像表现极为相似,所以常给影像鉴别诊断带来困难。整理在贵阳医学院影像系学习期问收集的支气管扩张症及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各50例,分析其X线及CT影像表现,探讨各自成因及影像差别,旨在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4种抗菌药物预防胆石症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预防手术感染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A组)、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B组)、头孢唑啉钠(C组)、头孢曲松钠(D组)295例胆石症手术感染的用药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组的效果最好,费用合理,成本-效果比值较低,药物安全性较好。结论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合理选药;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是预防胆石症手术感染较为合理、经济、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四磨汤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尽早恢复腹部手术后的肠道功能,有效控制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厌食等并发症,笔者自2001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早期治疗本院普外科318例下腹部手术后患者,收到了满意效果,并与对照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治疗的病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疫苗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我国疫苗市场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为世界之最,疫苗已成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据悉,我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43家,可生产预防26种传染病的41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我国庞大的疫苗市场所蕴藏的巨额经济利益也吸引了跨国公司来分一杯羹,国际疫苗巨头巴斯得、诺华、默沙东以及葛兰素史克早已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国际巨头对中国有价疫苗市场虎视眈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