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约有1/3患者可致残。由于病因迄今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运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1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143例,其中男83例,女60例,年龄16~47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4.8年,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订的RA诊断标准确立诊断,临床主要表现:手指关节晨僵明显,受累关节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87例曾经抗风湿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方法:(1)中药治疗①急性发作期:药用:秦艽20g…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a, 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 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春季正是出游的好时机。然而,出游这几日之内,我们的皮肤也要经历残酷考验,我们将帮助你减轻行李负担,抛弃不必要的瓶瓶罐罐,高效照顾肌肤的衣食住行。经得起考验的美丽需要上天下海,处变不乱,时刻维持光彩。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亚健康中医证候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成因,以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参照相关文献自行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大学在职教师,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虚湿蕴、肝肾两虚、湿热蕴脾、心肾不交。结论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形成是多因素的结果,通过对其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或方药打下基础,必将取得亚健康预防和治疗的丰硕成绩。  相似文献   
5.
背景:脾与线粒体具有相关性,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线粒体的生物氧化产能过程。目的:分析经典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材料:实验于2004-06/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完成。选择SD大鼠40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小承气汤由厚朴、枳实、大黄(比例3∶3∶2)组成;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比例2∶2∶2∶1)组成,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并由该院制剂室制成100%煎剂。方法:大鼠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制作大鼠长期脾虚模型。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生理盐水3mL/(次·只)灌胃,隔日1次,共34周。②脾虚模型组大鼠小承气汤3mL/(次·只)灌胃,隔日1次,同时隔日喂食,共34周。③自然复健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共34周。④四君子汤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同时用四君子汤灌胃8周,4mL/(次·只),1次/d。于实验34周末麻醉断头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骨骼肌、肝脏、胃黏膜、心肌组织,用双缩脲法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蛋白量,并根据组织质量计算出每克组织的线粒体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及超微形态。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然复健组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0.01);四君子汤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最高,除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外(P<0.05~0.01),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形态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肝细胞线粒体致密质粒减少或消失,嵴断裂;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变小,线粒体膜结构破坏;胃壁细胞线粒体减少,线粒体内部结构不清,胃主细胞线粒体峭断裂。自然复健组大鼠各组织的线粒体形态改变较轻,四君子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结论:四君子汤具有提高脾虚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尼美舒利是1985年由联邦德国首先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非类固醇抗炎药,就该药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与双氯芬酸钠片(扶他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做开放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1978~1988年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硬皮病48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导如下: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48例中,男3例,女45例,男与女比例为1:15;年龄11~20岁6例,21~30岁12例,31~40岁15例,41~50岁7例,51~60岁7例,60岁以上1例,最小13岁,最大62岁;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9年,平均2年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伴有皮疹及关节疼,白细胞增多,血培养细菌阴性,用抗菌素治疗无效的一个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关节,且产生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病变。欧洲医学资料又称本病为wissiev—Fancon综合征。有人认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石症的发病数亦迅速增高。临床上以胆绞痛,胃肠症状及胆道感染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胁痛、胃脘痛、黄疸等范畴。笔者治疗10例胆石症所致胆绞痛病人,均经西医确诊,并用断层超声动态观察,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41—50岁3例、51—60岁7例。职业干部8例、工人2例。以胆绞痛发作三天内治疗7例、反复间断有胆绞痛三个月以上者3例。发烧者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