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我院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自2002年开始,连续4年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实时监控的方法监测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监控,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处于基本合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将传统的口腔护理包进行改进。使之应用更加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组成:塑料治疗碗1个、塑料吸引球2个、牙刷1个、口镜1个、探针1个、镊子1把、压舌板1个、小方盘1个、干棉球数个、塑料试管1个、无纺纸围巾1块,另备口腔护理液1瓶。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1月,我们对90 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并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及早期的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氧疗是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改善组织缺氧,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1]。同时也是院前急救工作中最常用、最有效,能及时解除或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之一。虽然操作简单,但如使用不当会带来隐患。为了解急救氧疗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使氧疗准确、有效、安全的使用,对我区4家基层医院的20名急救护士,在80例患者急救途中的氧疗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2004年1-4月,调查急救途中使用氧疗的20名护士,其中男8名,女12名,年龄2…  相似文献   
5.
由于颅咽管紧邻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颅咽管肿瘤全切术会对相邻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为18例颅咽管瘤患者(年龄5~60岁)行颅咽管瘤切除术,经术后精心治疗及护理,治愈2例,发生尿崩症14例,电解质紊乱13例(9例3周内恢复,4例2个月内恢复),高热6例,意识障碍3例,抽搐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1例因术后高热、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现将围术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不同类型肾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2例肾癌的CT表现,依据WHO病理分类包括透明细胞癌54例、乳头状癌25例、嫌色细胞癌13例。比较平扫、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各类肾癌的CT值及强化模式。结果:3种肾癌在平扫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在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而后两者在增强各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匀强化最常见于嫌色细胞癌,不均匀强化最常见于透明细胞癌。螺旋CT鉴别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的准确性在皮髓质期、肾实质期、排泄期分别为93.5%、86.9%、81.5%。结论:多层螺旋CT鉴别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有应用价值,但较难鉴别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  相似文献   
7.
心声频谱与冠状动脉造影等七项诊断手段对冠心病检出率的比较(摘要)聂冠群,齐俊瑞,胡旭东,江岩,李健,宣清华,尹光旭,张双荣,陶中达,孙靖,聂金雷,郭秀芹,陈丽,林荣辉,姜腾勇,史桂昌应用频率响应低限为2Hz的传声器,自正常人与心绞痛病人引导心声,用线...  相似文献   
8.
正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是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其表现为搏动样、中重度头痛,且多痛在一侧,持续时间一般为4~72h,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1]。偏头痛是常由疲劳、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2]。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7.6%男性和18.3%女性在过去1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将传统的口腔护理包进行改进,使之应用更加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组成:塑料治疗碗1个、塑料吸引球2个、牙刷1个、口镜1个、探针1个、镊子1把、压舌板1个、小方盘1个、干棉球数个、塑料试管1个、无纺纸围巾1块,另备口腔护理液1瓶.  相似文献   
10.
杨涛  孙喜刚  李毅  郭秀芹 《吉林医学》2006,27(5):529-530
目的:通过分析安氏Ⅲ类Ⅰ分类先证者与其亲代间的相似性,找出亲子间的相关规律,并以此初步认识错颌畸形的遗传特征。方法:对61名安氏Ⅲ类"分类错颌先证者及其父母头影测量指标分别进行亲子间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安氏Ⅲ类"分类错颌亲子间骨骼部有相关关系的测量较牙颌部为多,相关系数也大;先证者的性别对其与亲代相关关系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亲代与子代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随研究部位不同而变化:骨骼、软组织,母亲与子代相关性强;牙颌部,父亲与子代相关性强。不同年龄的子代相关关系稍有不同。结论:安氏Ⅲ类"分类错颌患者亲子间有明显相似,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很可能遗传因素对骨骼部影响较大,而环境因素主要影响牙颌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