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口服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的 10 0例患者 ,按每日给予硫酸亚铁不同剂量随机分为 3组 :0 3g组 ,0 9g组 ,控释片组。治疗、观察 8~ 12周。 结果  0 3g组和控释片组总有效率相似。 0 3g组与 0 9g组比较达到治愈的时间无差异 (P >0 0 5 ) ,而 0 3g组与控释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应用小剂量口服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因其使用简便 ,价格低廉 ,疗效好 ,患者易接受 ,基层医院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9例结合常规超声和左心导管证实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组:松弛延迟组(11例);B组:“假性正常化”组(12例);C组:限制性充盈组(6例)及15例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对照组;使用TDI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两腔心切面和心尖三腔心切面测定二尖瓣环运动Ea峰及Aa峰,并计算Ea/Aa。全方位M-型超声测定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VS)和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D),计算VD/VS比值。并比较二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TDI与全方位M-型超声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6.7%和94.4%。TDI评价各阶段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分别为71.2%,90.3%,97.7%。全方位M-型超声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将标准定为VD/DS≤1)时,对各阶段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敏感性分别为56.1%,65.3%,96.5%。结论:二者均可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指标,而TDI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患者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比右心导管结果,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IPA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IPAH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及左右径(RVT、LVT),计算左、右心室前后径及左右径的比值(RVD/LVD、RVT/LVT);测量右室前壁厚度(RVAW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RVAWT/LVPWT;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及肺动脉瓣最大反流压差等参数,并将右心导管与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最常见,男女比为1∶2.5.本组IPAH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肺动脉平均压(PAMP)均明显增高.RVD/LVD、RVT/LVT、RVAWT/LVPWT各指标,IPA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e)与右心导管检测PASPc呈显著相关,超声心动图估测PAMPe与右心导管检测者相关性良好;RVD/LVD、RVT/LVT、RVAWT/LVPWT指标中,RVAWT/LVPWT、RVT/LVT与PASPc呈明显相关,RVD/LVD与PASPc的相关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反映IPAH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阶段和程度,超声心动图通过准确评价心脏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可为诊断IPAH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 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 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 例脊髓损伤患者,1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4 例非脊髓损伤患者,9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与非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栓塞组中,37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1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3 例慢性肺栓塞患者,10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栓塞组中,31 例检出股静脉瓣反流和小腿肌肉间静脉扩张,检出率51.7%;对照组8 例检出,检出率22.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肺栓塞患者与非脊髓损伤肺栓塞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对肺栓塞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10月,脑卒中后屈腕和屈指肌痉挛的住院患者30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前臂屈肌群桡侧腕屈肌(FCR)、尺侧腕屈肌(FCU)、指浅屈肌(FDS)和指深屈肌(FDP)剪切波速度(SWV),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屈腕和屈指肌张力。结果患侧和健侧各肌肉SWV在牵伸位时均显著高于放松位(|Z|>3.844,P<0.001);牵伸位时,患侧各肌肉SWV显著高于健侧(|Z|>3.593,P<0.001);牵伸位与放松位SWV差值比较,患侧各肌肉明显高于健侧(t>3.199,P<0.01);各肌肉牵伸位平均SWV与屈腕MAS评分显著相关(r=0.605,P<0.001);指浅屈肌和与指深屈肌牵伸位平均SWV与屈指MAS评分明显相关(r=0.540,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定量评价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群内不同肌肉的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6.
鞠宏  郭忆  单诗晨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60+2664
目的:探讨天疱疮患者皮损中医辩证后应用不同的中药湿敷方法对改善疾病症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有皮损的天疱疮患者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中药湿敷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创面辩证后分别采取中药湿敷温敷与凉敷;对照组采取常规常温下中药湿敷。比较两组应用不同方法中药湿敷,对疾病瘙痒症状改善有无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进行皮损辩证后分别采取中药湿敷温敷与凉敷的方法,对改善疾病症状瘙痒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疱疮皮损辨证后采取不同的中药湿敷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评估肩胛动力障碍(SD)患者与健康成人肩胛带肌厚度与弹性模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33例(33肩)SD患者为SD组,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35~71岁;另招募同期健康志愿者32例(61肩)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22~74岁。采用二维灰阶超声和SWE测量两组受试者的上斜方肌(UT)、肩胛提肌(LS)、中斜方肌(MT)、菱形肌(RM)、下斜方肌(LT)、前锯肌(SA)的厚度、剪切波速度,并计算弹性模量值。比较SD患者与健康成人的肩胛带肌厚度与弹性模量变化,分析年龄、性别对肩胛带肌厚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 SD患者的LS厚度、UT弹性模量、UT与MT弹性模量比和UT与LT弹性模量比分别为(0.40±0.11)cm、(44.42±29.17)kPa(1 mmHg= 0.133 kPa)、1.59±0.56、1.56±0.63,健康成人分别为(0.47±0.17)cm、(31.00±12.68)kPa、1.30±0.30、1.30±0.30,SD患者LS厚度小于健康成人,UT弹性模量、UT与MT弹性模量比、UT与LT弹性模量比均大于健康成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年龄段的SD患者与健康成人比较:青年(18~40岁)SD患者的RM弹性模量为(31.14±3.93)kPa大于健康青年人(23.30±8.24)kPa,中年(41~60岁)SD患者的UT与SA弹性模量比为1.57±0.38大于健康中年人1.30±0.33,老年(61~80岁)SD患者的UT与MT弹性模量比、UT、LS和SA弹性模量分别为1.81±0.68、(53.59±36.99)kPa、(36.54±11.41)kPa、(18.51±8.05)kPa,健康老年人分别为1.40±0.39、(32.01±11.93)kPa、(28.82±9.42)kPa、(13.04±7.23)kPa,老年SD患者均大于健康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SD患者和健康成人中,男性的SA厚度分别为(0.82±0.24) cm和(0.80±0.17)cm,女性分别为(0.63±0.15)cm和(0.69±0.17)cm,男性SA厚度均大于女性;而且在健康成人中,女性的UT弹性模量为(32.91±13.87)kPa,大于男性的(26.77±8.3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健康成人中,SA厚度、LT弹性模量、SA弹性模量均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r= -0.334、-0.416、-0.431),而UT与LT弹性模量比、UT与SA弹性模量比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317、0.300);在SD患者中,UT与MT弹性模量比、LS弹性模量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 0.410 、0.399),而RM弹性模量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r=-0.4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WE可用于定量评估肩胛带肌弹性模量,可反映SD患者肩胛带肌力偶失衡的特点,对SD的预防、早期诊断与精准化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在阜外医院门诊体检的自然人群共769名,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即IMT,其中IMT≥1.2 mm时定义为斑块,注意观察颈动脉斑块测值、位置、数量及性质等,同时研究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各取样点IMT值,左、右两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各取样点均值分别为[(0.69±0.14)、(0.68±0.15)、(1.29±0.25)、(0.64±0.14)mm;右侧各取样点均值分别为(0.68±0.15)、(0.67±0.14)、(1.30±0.24)、(0.65±0.13)mm;t=1.35、1.34、0.83、1.47,P均>0.05)].双侧颈总动脉近段IMT值平均为(0.67±0.14)mm,双侧颈动脉分叉处IMT平均值为(1.30±0.2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1);双侧颈总动脉远段IMT平均值为(0.68±0.14)mm,与双侧颈动脉分叉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1);双侧颈内动脉近段IMT平均值为(0.65±0.13)mm,与双侧颈动脉分叉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男性颈动脉斑块阳性率(45.4%,189/417)高于女性(29.2%,103/352,χ2=20.91,P<0.01),>45~55岁组男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7.6%,84/124)明显高于女性(39.6%,46/115,χ2=18.51,P<0.01),而35~45岁、>55岁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性别内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女性3个年龄组分别为7.1%、36.9%和86.4%,χ2=19.31,P<0.01;男性3个年龄组分别为10.5%、67.6%和89.6%,χ2=21.45,P<0.01).年龄、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冠心病家族史是男性颈动脉IMT值增加及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9、1.39、1.46、1.92、1.45、1.48,P均<0.05);而女性颈动脉IMT值增加及斑块发生则同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有关(OR=1.12、2.58、1.46、1.45,P均<0.05).结论 颈动脉IMT值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显著相关,颈动脉IMT值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猪标本超声引导下腰椎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取来自2只巴马小型猪的L1-6节段脊柱及椎旁部分组织,分别在双侧L1-2、L2-3、L3-4、L4-5、L5-6椎间孔完成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穿刺,应用腰椎X线片和CT检测穿刺针位置;大体观察穿刺针入路和针尖位置,记录穿刺针皮肤入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入针深度和入针角度,并进行左右对比。结果穿刺成功率95%(19/20),其中穿刺针针尖位于椎间孔下缘、腹侧、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占80%(16/20)。成功穿刺时,左右侧穿刺针皮肤入针点与后正中线距离、入针深度、入针角度无显著性差异(|t|<1.475,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穿刺有较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进行康复评定的价值。方法 2018年至2019年,脑卒中后单侧下肢运动障碍住院患者32例,于康复治疗前后,对患者双侧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行超声二维测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剪切波速度(SWV)以及跟腱(比目鱼肌肌腱)长度和厚度。结果 治疗前,患侧跟腱和小腿三头肌SWV较健侧增高(t > 2.426, P < 0.05);患侧跟腱长度较健侧显著增加( t = 11.801, P < 0.001);治疗后,患侧小腿三头肌SWV减低( t > 2.447, P < 0.05);患侧跟腱长度显著缩短( t = 8.577, P < 0.001)。 结论 康复治疗可降低脑卒中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价跟腱和小腿三头肌弹性特征,指导脑卒中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