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壁形态结构、零应力状态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凋亡和去分化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部分分支,使血液全部经由枕动脉流出,造成左颈总动脉(LCA)低血流和低切应力以及对侧右颈总动脉(RCA)高血流和高切应力状态,以假手术不结扎动脉的动物为正常对照。取LCA和RCA,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血管零应力状态下的张开角;TUNNEL法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结果 术后7d,低切应力LCA的内径减小了13%左右,壁厚内径比显著增加,张开角显著减小;内皮下层明显增厚,VSMC凋亡数量显著增加,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血流切应力显著降低会在短期内引起血管重建,提示VSMC凋亡和去分化可能是低血流和低切应力导致血管重建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应用骨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07/09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从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拉萨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7~21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组,每岁为1组,共调查1496名,男743名,女753名。按Fels法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并进行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和骨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共调查1496名,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Fels法评价手腕部骨龄结果: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男性7~21岁各年龄组年龄与骨龄差值变化分别为:1.17±1.18,1.28±1.06,1.79±1.13,1.99±1.05,1.87±1.73,1.72±1.80,1.22±1.68,1.20±1.43,1.29±1.02,1.37±1.27,1.49±0.98,1.71±1.11,2.05±0.79,2.72±0.55;女性分别为:1.18±1.00,1.40±1.28,1.17±1.46,0.95±1.41,0.43±1.34,0.55±1.23,1.29±1.16,1.59±0.95,1.48±1.19,2.15±0.98,2.46±1.06,2.92±0.75,3.60±0.33,4.48±0.26。骨龄性别差异表现为:7~8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大于女性,9~12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小于女性,而后呈现男性又大于女性。②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骨龄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男性r=0.947,女性r=0.928,总体r=0.934)。结论: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提示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具有延缓的特点,这可能是西藏典型的高寒、缺氧等高原环境造成的。Fels法可以用于评价拉萨藏族青少年手腕部骨龄,但不完全适用,因此有必要制定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相似文献   
3.
135例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5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患者病变分期晚,Ⅲ、Ⅳ期占67.4%;术前合并症占68.1%;肿瘤切除率为76.3%;术后并发症占29.6%,其中术前营养不良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死亡率为2.2%;肿瘤切除者5年存活率为30.1%(31/103).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合并症的处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手术切除是高龄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n=17)右尾状核,对照组大鼠(n=5)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基。接种后约3~4周,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DTI、T2-FLAIR、T1WI及T1-3D-Bravo增强检查。借助Function Tool软件对DTI数据后处理,获得相应部位的FA值。之后选取与DTI肿瘤最大层面相对应的瘤周水肿区脑组织进行AQP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FA值和相应部位的AQP1阳性表达的IOD值的相关性。结果 15只成瘤大鼠中,瘤周水肿区平均FA值为(0.204±0.036),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平均FA值(0.310±0.027)降低,两组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平均FA值0.322±0.118,与实验组瘤周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与AQP1阳性表达IOD值之间存在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较正常脑组织降低,且可以反映AQP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通过立体定向仪将C6细胞接种至鼠脑右尾状核区,接种3周后行3.0T常规 MRI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记录灌注成像参数局部脑容量(rCBV),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0只接种大鼠,在随后病理检查中均有肿瘤形成,成瘤率100%;磁共振灌注成像显示胶质瘤瘤体和对侧镜像脑组织的 rCBV 分别为262.61±72.82和189.39±57.2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鼠脑胶质瘤模型适合用于脑肿瘤组织血容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经皮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 biliary stents, SEMS)置入术重建内引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相关的肝功能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采用"一步法"经皮SEMS置入术重建胆汁内引流的9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 患者均于术前确诊为失去手术时机的恶性胆道梗阻, 其中男38例, 女53例; 平均年龄(67.25±13.41)岁; 平均住院时间(12.02±9.96)d。肾功能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为肌酐清除率, 并依据肾脏病膳食改良研究推荐公式法推算肾小球滤过率, 同时测定尿素氮和电解质(钠、钾、钙、氯)等相关指标。肝功能检查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 ferase, 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和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数据来自入院后SEMS置入术前、术后出院前的肝、肾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结果。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与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SEMS置入术后多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 < 0.05), 其中TB、DB、ALT、AST、GGT、ALP、TP和Alb分别下降约23%、24%、36%、40%、59%、32%、25%和10%;而肾功能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 各项肝功能指标中仅DB/TB比值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P=0.0034)。  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DB/TB比值与肾功能明显相关, 对于DB/TB相对较高的患者应尽可能早采用"一步法"经皮SEMS置入术以恢复内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EMA共聚物液体栓塞剂经动脉栓塞实质脏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应用HEMA共聚物液体栓塞剂经动脉栓塞6只新西兰大白兔单侧肾脏,术后分别于急性期(栓塞后1~3天)和慢性期(栓塞后8周、12周)复查血管造影表现,CT平扫观察栓塞剂沉积和肾脏形态。光镜观察栓塞血管内及周围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6只兔单侧肾脏均成功栓塞并存活。栓塞术后检查微导管,见导管完整、内壁光滑、无栓塞剂黏附。复查显示栓塞剂在肾实质内沉积良好,栓塞血管无再通。栓塞后急性期处死3只动物,栓塞血管内膜完整,无坏死,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球、肾小管呈灶状坏死;栓塞后慢性期处死3只动物,肾小球、肾小管大量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结论HEMA共聚物液体栓塞剂在X线下显影良好,黏度低不粘管,兼容常用市售微导管并易于注射,栓塞效果稳定持久,血管无再通,适于栓塞实质脏器。  相似文献   
8.
郭子义  李晓光 《海南医学》2014,(17):2544-2547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高分辨率三维多层CT在鉴别不同原因所致金属胆道支架梗阻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因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后黄疸复发来院行高分辨率动态增强CT检查的9例患者,共置入金属胆道支架14枚。根据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分别针对导致金属支架狭窄的原因,如肿瘤覆盖(Overgrowth)、肿瘤长入(Ingrowth)、金属支架移位(Migration)和支架断裂进行逐一显示。结果多平面重建在本组全部14枚支架出现软组织密度所致梗阻的位置,范围方面显示率最高,最大密度投影在显示支架破损位置和个数方面显示效果最佳,对支架移位及邻近关系改变需要通过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综合显示。结论基于高分辨率动态三维多层CT的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恶性胆道支架再狭窄原因,有利于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术前了解REZ区神经血管关系对预测面肌痉挛(HFS)手术所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方法为了评估REZ区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压迫,3种不同的3D高分辨率MRI方法用于评估60例HFS。神经影像学表现与术中结果比对。对侧无症状的神经作为对照。结果 3D高分辨率MRI能够正确发现67%(14/21例)三叉神经痛(TN)和87%(34/39)HFS。神经血管接触在无症状侧出现的比率为15%。神经变形也是判定手术适应证的有用征象。结论 3D高分辨率MRI能够高效地正确判定HFS,利于预测术中所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肝门静脉期增强CT的纹理特征预测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局部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CT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146例,收集肝门静脉期增强CT图像,以病灶为中心选取3~5个连续层面,共获得528个可分析样本,以复发与否分组(225个无复发和303个存在复发).应用Pyradio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