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具有急救知识,熟悉病情,掌握护理要点,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2-01~2003-08,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38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测BPI700-Fcγ1 7001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的抵抗作用,探讨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嵌合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中目的嵌合基因得到表达,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可检测到目的嵌合蛋白;(2)在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后,基因导入小鼠的存活率为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4.62%;与小剂量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其存活率高达65%。结论BPI700-Fcγ1 700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致死量E.coli感染具有较好抵抗作用,提示抗感染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感染高危人群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及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肽,不易产生抗性菌,是新一代抗生素的理想候选。利用转基因动物不仅能够进行抗菌肽活性研究,而且能够用来生产抗菌肽,在医学上具有独特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简述了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和特点、抗菌肽的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抗菌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同时探讨CHC患者ANA与肝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慢性丙肝患者共105例,测定血清ALT、AST、TBiL、ALB、ANA、HCV-RNA水平.结果 ANA阳性率为26.7% (滴定度>1∶100),ANA阳性患者年龄较阴性患者大(55.29岁±9.39岁 vs 47.24岁±15.09岁,P=0.01).而在性别、丙肝病毒定量、ALT、AST、TBiL和ALB上差异不显著.结论 ANA在慢性丙肝患者检出率与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大ANA阳性率越高.与患者肝功水平、病毒的复制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亚致死温度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干细胞(LCSC)产生及其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Hep1-6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样品,检测LCSC相关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 不同温度分别刺激Hep1-6细胞后发现,45℃是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亚致死性温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显示45℃处理可引起CD13+、CD44+、CD90+、CD133+ Hep1-6细胞水平明显上调,提示45℃温度导致Hep1-6细胞中以上各型LCSC产生增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显示45℃温度导致CD13、CD90、CD133 mRNA水平明显上调.CD13 mRNA水平在5例HCC患者复发肝癌组织中均明显上调,CD133 mRNA在4例复发肝癌中上调,CD90 mRNA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FCM检测显示CD13+ LCSC水平在4例复发肝癌中明显上调,CD133+ LCSC水平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提示CD13+ LCSC水平上调与45℃温度关系更密切.RT-qPCR检测显示4例CD13+ LCSC上调的复发肝癌患者13个LCSC相关转录因子中Sox2、Stat1明显上调,FCM检测显示45℃处理Hep1-6细胞后Sox2、Stat1 mRNA明显上调.用Sox2、Stat1 siRNA分别沉默了Sox2、Stat1基因,表明Sox2 、Stat1均参与了45℃温度诱导的CD13+ LCSC产生.结论 RFA治疗中45℃亚致死性温度所致CD13+ LCSC水平增高与Sox2、Stat1表达有关.该结果对肝癌复发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是否产生中枢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方法取7周龄Balb/C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组每天分别喂饲司它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100 mg/kg和拉米夫定(3TC)50 mg/kg,每周5 d,连续16周;对照组喂服双蒸水。通过激光单细胞捕获技术抓取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每组200个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观察线粒体DNA(mtDNA)含量变化。结果 COXⅡ基因扩增显示,喂饲核苷类似物可明显减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mtDNA拷贝数,其中D4T组减少至对照组的(22.2±3.2)%,AZT组减少至对照组的(53.6±7.1)%,3TC组减少至对照组的(34.6±8.2)%。同时,与对照组相比,ND4基因扩增显示,mtDNA主环拷贝数明显减低,D4T、AZT、3TC组分别为对照组的(25.2±7.3)%、(46.3±9.1)%和(42.3±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ND1基因扩增显示,mtDNA小环拷贝数依次为对照组的(67.7±5.2)%、(53.5±9.2)%和(94.4±8.3)%。AZT与对照组比较,mtDNA小环拷贝数明显降低(P﹤0.05),其他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可产生小鼠神经元mtDNA损伤,且以主环缺失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白塞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4、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进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白塞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门诊就诊的初治白塞病患者30例,给予雷公藤多苷片30 mg/d,疗程3个月,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白塞病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4、IL-6、IL-8、IL-10的水平。并结合血沉、C-反应蛋白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白塞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IL-4、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雷公藤多苷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 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3)30例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1)白塞病患者血清IL-4、IL-6、IL-8、IL-10水平的失衡可能与其发病有关;(2)雷公藤多苷可有效调节白塞病患者血清IL-4、IL-6、IL-8、IL-10的水平,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口虾蛄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并研究口虾蛄总生物碱在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口虾蛄乙醇提取物及新鲜口虾蛄分别以酸提碱沉,继以乙酸乙酯萃取,取得上清提取物(简称L)和沉淀提取物(简称S);以薄层色谱法探讨各提取物的分离条件及初步化学性质鉴定;继用CCK-8法观察各提取物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以新鲜口虾蛄酸提碱沉后萃取所得总生物碱较多;氯仿-环乙烷系统分离各提取物效果最佳;沉淀提取物(S)的显色反应及色谱显色结果显示其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口虾蛄总生物碱S1和S2均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上清提取物L1及L2则不明显;口虾蛄总生物碱S1和S2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Z细胞48 h后,其IC_(50)分别为(71.18±0.56)μg/mL和(49.31±0.65)μg/mL。结论以新鲜口虾蛄酸提碱沉后萃取总生物碱的方法,简便、稳定、高效;口虾蛄总生物碱体外可明显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显示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五项检测方法和乙肝病毒丹氏颗粒抗原检测试剂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中的一致性,探讨丹氏颗粒抗原检测试剂在检测慢性乙肝感染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方法ELISA方法检测13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丹氏颗粒抗原,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比较各组丹氏颗粒抗原水平及HBVDNA定量水平和乙肝五项的相互关系。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sAg、HBcAb阳性组、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和HBsAb、HBeAb、HBcAb阳性组丹氏颗粒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94.3(和0。结论丹氏颗粒抗原试剂在检测慢性乙肝感染中与乙肝五项指标及HBV DNA定量之间具有一致性。丹氏颗粒抗原是一个能较好的反应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对乙肝的诊断、预后及抗病毒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