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医药卫生   4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重量比值(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NO和ET-1含量的变化。 结果: 低氧21 d后大鼠mPAP、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和ET-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D预处理组上述变化可受抑制或减轻。 结论: 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PLA2活性及ET-1释放,促进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镰刀菌对太子参品质的影响和太子参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在其煎煮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方法:采用反式培养法,探讨镰刀菌侵染太子参后DON毒素积累变化及对太子参质量的影响,计算水煎煮后汤液DON毒素的迁移率。结果:受镰刀菌侵染后,太子参表面会形成1层白色菌丝和黑色沉积物,DON毒素在太子参中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受镰刀菌侵染的太子参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2.0倍,而太子参环肽B含量显著降低。镰刀菌侵染太子参20 d后,DON毒素质量分数达到45.40μg·kg–1,DON毒素煎煮后转移率为12.50%~27.90%。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中药材DON毒素限量标准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100种栽培中药材中56种病害及防治用药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病害种类及其用药特征,系统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生产病害防治用药登记状况及其监测标准的现状。结果显示,根腐病、白粉病、立枯病等14种病害在中药材生产中较为常见;报道的99种农药中化学合成类占比67.68%,生物类和矿物类农药占比分别为23.23%、9.09%;92.93%为低毒类农药,用药相对安全,但生产用药的70%未在中药材中进行登记,超范围用药较为严重;我国现行农药残留监测标准与生产用药的匹配度不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与生产用药的匹配度虽在50%以上,但覆盖的中药材品种偏少,而《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与生产用药的匹配度仅为1.28%。建议加快推进中药材生产用药的研究与登记,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以促进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江西省德兴市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挖掘分析,提供研究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特征分析方法,为指导德兴市中药材生产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法。方法:利用德兴市中药材统计数据与土地利用等数据相结合,在乡镇尺度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结构多个空间分异特征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和结构在空间上差异很大,种植面积及种类都较多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18—2021年,德兴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德兴市中药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中药材种植规划,确保市场的供需平衡,避免出现供应不足或过剩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节日     
每年的6月,都是儿童的节日。这些祖国的小花朵,从一诞生起就获得了甜蜜的呵护,就无时无刻地接受着人们对他们的爱护。 让孩子感到被爱是教给他学会爱别人的最好方式,但被爱的孩子却未必一定会想到去回应别人的爱。常言道:“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所以对父母而言,有意识地教给孩子爱别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总是这样的生活,醒着就忙,忙工作,忙学习,忙照顾别人,忙打扫,忙赶路,忙应酬来来往往的人和事,甚至忙着逛商场,忙着听音乐……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定义为:"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预防目的无关的反应"[1].我国卫生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将其定义为:"在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2].实际上,凡是药物都存在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也有防范意识,但是,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中药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使用安全,不存在不良反应.而这正是导致人们随意使用中药并造成不良反应和后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纠正中药无毒无害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8.
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分析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相同立地环境下栽培与野生,及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的差异。结果:茅山(MS)、罗田(LT)及妙峰山(MFS)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6项指标平均值都是MS样品最低,MFS样品最高,而LT样品居中;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显著低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有效磷,pH高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5),有效钾没有差异(P>0.05);2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及pH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茅山苍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较重养分缺乏胁迫,主要表现为缺钾胁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患枯萎病菊花与健康菊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方法 以患病菊花植株和健康菊花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样本的细菌16S rDNA和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枯萎病的发生降低了菊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但对根际土壤中的真菌α-多样性无明显影响。菊花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微生物中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占比高于患病植株,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占比低于患病植株(P<0.05)。菊花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占比分别为27.49%,14.53%,11.94%,而健康植株镰刀菌属真菌占比分别为0.47%,1.01%,0.67%。菊花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会出现细菌性致病菌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和菊迪基氏菌属(Dickeya),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硝化类细菌、解毒类细菌、光合细菌等丰度高于患病植株。结论 患有枯萎病地块菊花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并大量富集镰刀菌属致病真菌和积累果胶杆菌属与菊迪基氏菌属致病细菌,而健康菊花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有益菌占比明显高于患病植株。  相似文献   
10.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方法: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区划。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