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EB病毒VCA-IgA、EA-IgA和Rta-IgG在福州体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13433例体检者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统计其阳性率及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区别,采用圆分布资料平均角假设检验分析阳性检出集中趋势.结果 福州地区体检人群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但三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阳性率及VCA-IgA临界百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高,>60岁年龄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而EA-IgA临界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VCA-IgA、EA-IgA和Rta-IgG无显著集中趋势(P>0.05).结论 中老年人应联合检测VCA-IgA、EA-IgA和Rta-IgG三项指标并定期复查,以利于鼻咽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在判断卵巢癌高风险性中的价值并分析三项指标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回顾并随访从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6例原发性卵巢癌病人、74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受试者手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用卵巢癌风险性评估软件计算ROMA指数.以卵巢良性肿瘤+健康人为参照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E4、CA125和ROMA指数的诊断价值,并以单变量统计分析治疗前血清HE4、CA125水平和ROMA指数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卵巢癌组三项指标的中位水平分别为240.40 pmol/L、88.37 U/ml和79.70%,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卵巢良性肿瘤为对照,卵巢癌组中ROMA指数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83.33%和82.95%),HE4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最高(100%、100%和82.82%).以良性肿瘤+健康人为参照人群,HE4、CA125和ROMA指数单项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69和0.922.三项指标的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但CA125在Ⅰ期的的阳性率仅为36.36%,与HE4和ROMA指数相比(60.61%和78.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125 、HE4和ROMA指数的阳性率均与卵巢癌病理特征(术前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物大小、肿瘤病理类型)显著相关,此外HE4的阳性率还与患者年龄显著相关,ROMA指数的阳性率则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显著相关(P值均<0.05);HE4和ROMA指数在上皮类卵巢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上皮性卵巢癌(76.54% VS 6.67%,90.12% VS 46.67%),ROMA指数在上皮性卵巢癌的阳性率最高(90.12%),尤其是浆液性腺癌阳性率高达97.92%.而CA12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子宫内膜癌组,CA125的阳性率显著低于HE4和ROMA指数,而在粘液性腺癌组,则是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E4和ROMA指数.结论:血清HE4、CA125的联合检测及ROMA指数的计算有助于评估腹盆腔肿块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性,对于早期以及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效率,进而提高五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移植过程中麻醉以及细胞植入等操作对中枢神经递质谷氨酸和多巴胺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神经干细胞定位植人正常成年大鼠大脑纹状体.采用脑微透析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动态检测探针置人、麻醉剂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以及移植细胞等操作对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结果 探针置人大鼠纹状体后15 min.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值,5~6h后方恢复至基础水平.戊巴比妥钠或氯胺酮腹腔麻醉后15 min均可使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呈一过性升高.细胞植入本身对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 常规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或氯胺酮腹腔麻醉均可使脑内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短暂升高.进行脑微透析术检测谷氨酸和多巴胺应在探针置入至少6h后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本研究联合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随访监测8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和57例首诊为非肿瘤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和AFP-L3水平。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监测时间为肝癌术前至术后6个月,慢性肝病患者监测时间为首诊前至诊后2年。同时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门脉癌栓情况、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块大小等临床诊断指标。研究结果为,随访的22例AFP-L3持续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3.15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45.45%;4例AFP-L3阴性变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8.17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100%;31例AFP-L3持续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11.75个月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9.68%。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有效者AFP和AFP-L3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稳定和进展者二者水平无显著变化或升高。AFP-L3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而与门脉瘤栓、临床分期和肿块大小不相关。在有门脉瘤栓组、低分化肝癌组、Ⅰ期肝癌组和小肝癌组中,其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81.97%、100%、75%和77.78%。由此可知AFP-L3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表达水平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67例初诊鼻咽癌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血浆EBV DNA与临床分期、总生存的关系。以1500拷贝数/ml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EBV DNA高表达者和低表达者。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 Ⅰ、Ⅱ、Ⅲ、Ⅳ期患者中EBV DNA>0拷贝数/ml的比率分别为18.8%、34.4%、50.5%、66.4%。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的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01)。临床分期和EBV DNA是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Ⅲ期患者中,EBV高低者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43),EBV DNA还是Ⅲ期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Ⅰ~Ⅱ期及Ⅳ期患者中,EBV DNA高低两组总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多因素分析发现,EBV DNA的绝对拷贝数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血浆EBV DNA对于各期鼻咽癌患者均具有预后作用,对于Ⅲ期患者,以1500拷贝数/ml为临界值,可以较好地判断预后,但对于Ⅰ~Ⅱ期及Ⅳ期患者,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合适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EBV DNA监测鼻咽癌治疗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6-2017年间本院初诊的799例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前血浆EBV DNA与临床分期、肿瘤进展的相关性,比较放疗结束及随访中EBV DNA与肿瘤进展的关系。结果 疗前D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进展呈正相关(P<0.001)。放疗结束后6~8周,19例(2.3%)血浆EBV DNA持续阳性者预后最差,14例发生了肿瘤进展。9例放疗结束后6~8周转为EBV DNA阴性,3例肿瘤进展。而放疗结束EBV DNA阴性患者肿瘤进展率仅8.3%(64/772),3个组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不同(P<0.05)。随访中持续性血浆EBV DNA阳性,诊断肿瘤进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6%、100%、98.1%。结论 鼻咽癌患者疗前EBV DNA表达水平与肿瘤负荷和肿瘤进展相关,放疗结束6~8周EBV DNA持续阳性者预后极差,应给予合适的辅助治疗。随访中持续性血浆EBV DNA阳性诊断肿瘤进展的正确性高,是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可靠的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鼻咽癌发病中的风险,研究XRCCl-Arg399 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B病毒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90名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5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并按照性别和年龄1∶1配对,提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再进行测序PCR反应,最后分析得出XRCC1 Arg399Gln的基因型。结果 EB病毒感染能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三项阳性时可以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但单项VCA-IgA阳性是鼻咽癌发病的最强危险因素(OR=26.526,95%CI:11.190~62.884),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携带XRCC-1 Arg399Gln的AA基因型相比,携带XRCC-1 Arg399Gln的GG基因型可增加鼻咽癌发病风险(OR=4.3,95%CI:1.184~15.618);XRCC-1 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VCAIgA存在交互作用(OR=20.755,95%CI:5.312~81.094)。结论 XRCC-1基因的Arg399Gln基因多态性能够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且Arg399Gln的GA基因型与EB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和血浆EBV D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EBV DNA水平与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整群选取的2015年7—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75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根据疗效评价分为CR、PR、SD、PD组,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对配对的7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进行检出率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R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总体检出率为78.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标本EBV DNA结果呈正相关(r=0.481,P=0.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检测可作为评价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透析探针置入的刺激对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通过初次和二次置入微透析探针至大鼠纹状体并收集脑微透析液,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析液谷氨酸水平. 结果 探针初次置入纹状体谷氨酸水平立即升高约30倍,3 h后降至基础值;二次置入时谷氨酸仅升高约15倍,1 h后即降至基础值. 结论 微透析探针置入的刺激可引起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水平短暂增高.在脑微透析检测谷氨酸样品时应注意探针置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ARCHITECT i2000_(S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化学发光法)上测定术前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HE4和CA125血清水平,绘制ROC曲线并确立HE4最佳诊断临界值,分析HE4和CA125单项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指标,进而评价术前HE4单项及联合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临床回顾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单变量统计分析治疗前HE4和CA125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子宫内膜癌组HE4和CA125血清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和CAl25单项检测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和0.746,以约登指数确定HE4的临界参考值为69.45 pmol/L,在100%特异性下,HE4单项和联合CA125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0.59%和58.82%,均显著高于CA125(28.24%)。HE4和CA125均与患者FIGO分期、附件受侵、阴道和(或)宫旁受侵和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E4和CA125的阳性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恶性程度和播散范围的升高而升高。HE4在绝经妇女及早期内膜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A125(P0.01)。由此可见HE4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具有比CA125更好的早期诊断价值,术前HE4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