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β2-微球蛋白(β2-MG)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紫癜性肾炎儿童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霉酚酸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VEGF、β2-MG、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指标变化情况,评判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43%(32/35)比68.57%(24/35),P0.05]。观察组患儿的VEGF、β2-MG、V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7.89±2.57)μg/L比(145.55±12.43)μg/L,(2.34±0.21)mg/L比(3.98±0.54)mg/L,(1035.75±11.35)μg/L比(1375.42±15.47)μg/L,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5/35)比40.00%(14/35),P0.05]。结论: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能明显降低患者的VEGF、β2-MG、VCAM-1表达,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龋病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 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有无龋病分为A(伴有龋病 )、B(无龋病 )两组 ,比较两组肾损害的发生率 ;并观察龋病干预与否对肾损害恢复病程的影响。结果 :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 71 4% ,与B组 (4 4 7)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7 79,P <0 0 1)。在伴有龋病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中 ,龋病干预组 (9例 )在处理龋齿 4周后有 77 8%的患儿其肾损害完全修复 ,而非干预组 (16例 )同期仅有18 8%的患儿其肾损害得到恢复 ,两者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8 40 ,P <0 0 1)。结论 :龋病的存在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及时处理龋齿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1病史摘要 患儿,男,7个月,因“皮疹4d,惊厥2d”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入院前4d出现手、足部皮疹,渐波及躯干和臀部,伴精神倦怠,间断呕吐胃内容物,无明显发热,无抽搐,于门诊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入院前2d出现睡眠时抽搐,间有烦躁、哭闹,倦怠渐加重。入院前1d惊厥频繁发作伴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症状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特征,少数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本文报告1例手足口病并颅内高压危象的救治过程,以探讨该病的临床救治途径。  相似文献   
6.
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43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MRI或CT、EEG、BAEP检查的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下,发热以高热为主;最常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有肢体震颤、精神差、烦躁、惊跳;还可出现血糖升高、肺水肿、肺出血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和头颅MRI检查可表现异常;除常规治疗外,40例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3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痫及肢体瘫痪。4例死亡,1例家人放弃治疗,撤离呼吸机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及早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作为筛选脑干是否受损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促进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儿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以静脉丙种球蛋白作为主要治疗用药的常规治疗和添加神经节苷脂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功能的临床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儿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神经功能临床评分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是促进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迅速恢复的有效辅助药物,临床评分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危重症手足口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皮疹3 d,肢体震颤1 d入院.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生素治疗时限对化脓性脑膜患儿脑脊液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予以16s rRNA基因检测和脑脊液细菌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观察抗生素使用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结果: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16s rRNA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率[15%(9/60) vs.35%(21/60)](P<0.05)。抗生素应用早期的16s rRNA基因检测阳性率和抗生素使用后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36.67%(11/30) vs.33.33%(10/30)](P>0.05);抗生素使用早期的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抗生素应用后期的阳性率[13.33%(4/30) vs.0.00%(0/30)](P<0.05)。结论:和脑脊液培养相比,16s rRNA基因芯片法检测化脓性脑膜患儿脑脊液细菌受抗生素治疗时限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损伤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于入院时和病程2周时行BAEP检查,以同期住院的无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的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于入院时行BAEP检查。比较3组BAEP各项指标间的差异。采用脑干反应阈值及Hall分级法比较治疗前后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重症组121例,危重症组102例,对照组200例进入分析。①对照组未见BAEP异常病例,重症组34例(28.1%)BAEP异常,危重症组49例(48.0%)BAEP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 Ⅲ波PL延长、Ⅲ或Ⅴ波波幅低平或分化不良的发生率危重症组显著高于重症组(P<0.05)。②重症组和危重症组脑干反应阈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危重症组脑干反应阈值显著高于重症组(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不显著。重症组和危重症组治疗后BAEP 1级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2和3级比例均有下降。结论 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存在脑干功能损伤,以脑干反应阈值升高、Ⅲ波PL延长、Ⅲ波和Ⅴ波波幅低平或分化不良为主。Hall分级法和脑干反应阈值可动态评估BAEP变化,推测病情可能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