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复发性阴道炎患者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NG,UU,CT的特异性DNA。结果412例阴道炎中检出三种病原体共185例,阳性率为44.9%。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178例,NG,UU,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67%,61.62%,18.91%。混合感染7例,NG+UU2例,占1.08%,UU+CT5例,占2.70%。结论NG,UU,CT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应加强门诊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生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G带技术,对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及对照组(与不良孕产史无关的男性)233例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检查出染色体核型异常38例;染色体正常555例,其中大Y染色体155例,占27.9%。对照组233例染色体中检出大Y染色体59例,占25.3%。用SPSS10.0软件分析,经卡方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大Y染色体是一种正常的多态变异,与不良孕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对117例无精症、21例少精症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117例无精症患者中48例为染色体异常核型47,XXY,69例为染色体46,XY,其中3例Yq-,3例22s-;21例少精症中染色体核型皆为46,XY,其中9例大Y.认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无精症、少精症的重要因素,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6岁男性患者,左侧头皮肿物渐增大5年余。皮肤科检查:左侧颞部见一5 cm×4 cm×2.5 cm大小的暗红色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糜烂、破溃,覆有少量有恶臭的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质硬、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组织病理诊断:乳头状汗管囊腺癌。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3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头皮起包块渐增大伴轻压痛1年余,于2016年4月11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2015年1月发现头皮左侧枕部起一黄豆大小的肤色皮下包块,稍凸出于皮面,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随后包块逐渐增大,至2015年10月时增大至直径约3cm大小,表面无破溃、糜烂,无明显不适,为明确诊治到重庆某医院就诊,行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诊断:"头部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随机选择HBV表面抗原携带者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HBV携带者76例中,43例HBV DNA定量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HBV DNA定量均为阳性.HBV DNA定量阳性的123例中,B型65例(52.85%),C型38例(30.89%),B、C混合型5例(4.07%),B、D混合型3例(2.44%),C、D混合型4例(3.25%),未分型者8例.结论: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C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中DNA遗传标记-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多态性。方法:调查于2004-12/2005-06进行。采集85份无关个体抗凝血样本,均为3代以上居住于河南省的汉族群体,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统计D2S1338,D3S1358,D5S819,D8S1178,D13S317和D18S51等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用SPSS11.0软件包对基因型分布作χ2检验,检测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所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计算各基因座反映遗传标记的多态性程度及其应用价值的杂合度、个人识别能力、非父排除率和多态性信息值(一般杂合度高,个人识别能力>0.8、非父排除率>0.5,多态性信息量>0.5,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具有高度的可提供信息量)。结果:85人的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得到D2S1338,D3S1358,D5S819,D8S1178,D13S317和D18S51等6个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范围分别为0.008~0.072,0.008~0.258,0.008~0.154,0.008~0.096,0.008~0.117,0.008~0.138,经检验,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②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平均杂合度>0.7、个人识别能力>0.8、非父排除率>0.5、多态性信息量>0.7。结论:此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具有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中DNA遗传标记-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多态性。 方法:调查于2004-12/2005-06进行。采集85份无关个体抗凝血样本,均为3代以上居住于河南省的汉族群体,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统计D2S1338,D3S1358,D5S819,D8S1178,D13S317和D18S51等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用SPSS11.0软件包对基因型分布作X^2检验,检测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所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计算各基因座反映遗传标记的多态性程度及其应用价值的杂合度、个人识别能力、非父排除率和多态性信息值(一般杂合度高,个人识别能力〉0.8、非父排除率〉0.5,多态性信息量〉0.5,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具有高度的可提供信息量)。 结果:85人的数据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得到D2S1338,D3S1358,D5S819,D8S1178,D13S317和D18S51等6个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范围分别为0.008-0.072,0.008-0.258,0.008-0.154,0.008-0.096,0.008-0.117,0.008-0.138,经检验,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②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平均杂合度〉0.7、个人识别能力〉0.8、非父排除率〉0.5、多态性信息量〉0.7。 结论:此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具有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常核型与不良生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38例,异常发生率为3.2%.其中平衡易位31例(相互易位16例,罗伯逊易位15例),臂间倒位6例,嵌合体1例;女性异常者29例,男性异常者9例.结论 本文研究的资料说明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因此对无明显原因的自然流产夫妇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