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单波长近红外线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0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给予一般降糖治疗联合口服甲钻胺(500μg,td),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单波长近红外线治疗(1次/d,30min/次),观察3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勃起障碍程度评分(IIEF评分)明显升高,勃起功能障碍有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单波长红外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清TSH-IRM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394例正常人及174例甲亢,38例甲低,57例糖尿病,66例其它内分泌疾病,111例非内分泌疾病患者血清TSH水平变化。结果:甲亢组血清TSH—IRM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低组血清TSH-IR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血清TSH—IRMA水平偏高(P<0.05);非内分泌疾病血清TSH—IRMA水平明显增高(P<0.01);其它内分泌疾病血清TSH-IRMA水平虽然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敏性TSH免疫放射分析法是诊断内分泌代谢疾病敏感的测定方法,在指导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随访与监测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骨密度改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及200例健康者(对照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分析甲亢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甲亢组腰椎1—4、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甲亢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52.2%与32.1%,对照组分别为8.5%与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线性回归显示:甲亢为骨密度下降或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03,OR=2.01,95%可信区间1.35~3.05)。结论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甲亢为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陆君  邱明琪 《山东医药》2008,48(38):45-46
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腰椎正位L2~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FN)、大转子(TR)、Ward三角(WR)骨密度(BMD)测定,T2DM组按病程、有无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等分组.结果 与对照组各部位BMD比较,T2DM组病程<5 a者无统计学差异;5~10 a者L2~4降低(P<0.05),左侧股骨近端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10 a者L2~4、FN、TR明显降低(P<0.01),WR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无白蛋白尿者比较,有白蛋白尿者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均降低(P均<0.05).与无视网膜病变者比较,有视网膜病变者腰椎、FN、TR的BMD明显降低(P均<0.05),WR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T2DM患者BMD降低与病程、视网膜病变和白蛋白尿相关,检测BMD最适宜、最敏感的部位是腰椎正位L2~4,其次为左侧股骨近端.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观察了Ⅱ型糖尿病人外周血浆内皮素-I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一、对象:正常对照组20例(男10,女10)来自健康体检者,年龄40~60岁,平均54岁。选择就诊住院的Ⅱ型糖尿病人共62例(男32,女30);年龄39~74岁,平均58岁;糖尿病病程为0.1~20年,平均6.7年。按有无并发症分以下几组:A组即糖尿病(DM)无任何并发症者(n=26例);B组即DM有高血压(BP≥18.7/12.7kPa、冠心病、大血管并发症者(n=16例);C组即有微血管并发症者(n=12例);D组即伴全身心、脑、肾、视网膜病变者(n=8)。 二、方法: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含10%EDTA-Na_2 30μl+40μl抑肽酶的硅化试管内混匀,随即于4℃以下3000r/min、离心15分钟,分离血浆置-20℃保存待测。同时取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2DM)骨密度改变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了200例新诊断男性T2DM和200例男性对照组的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并记录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男性T2DM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BM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2DM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者(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为BMD独立危险因素(P=0.003,OR=2.15,95%可信区间:2.89~3.52)。结论 T2DM的骨密度降低明显,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加强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代谢疾病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概述1.1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与骨强度相关的因素主要涉及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量包括结构、骨转换、积累性破坏和矿化程度,骨矿密度可反映骨强度的70%。1.2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和分类成熟骨组织主要靠骨重建进行持续的、循环性的破骨和成骨过程,这一过程的有序性偶联调节是维持正常骨量和骨的生理功能的基础。许多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互相…  相似文献   
9.
南昌地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SCH)的患病率。方法 于 1997年 12月~ 1998年 6月 ,对南昌地区的四县五区 2 110人 ,其中成人 14 4 2人 ,年龄为 (18~ 70岁 ) ;儿童 6 6 8人 ,年龄为 (3岁~ 6岁 11个月 ) ,进行甲状腺激素筛查测定。结果  (1)南昌地区SCH总患病率 6 .1% ,其中成人患病率为 4 .6 % ,儿童患病率 9.1% ,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 (P <0 .0 0 1) ;(2 )女性患病率为 7.4 % ;男性患病率为 4 .9%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 .0 5 ) ;(3)SCH患病率与年龄结构比表明 :成人组 :6 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 10 .4 % ,其次 5 0岁组 (5 .7% )和 18岁组 (5 .6 % ) ,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说明两个年龄段皆为患病高峰期。儿童组则以 3岁年龄组 ,患病率最高 (15 .9% ) ,其次是 6岁年龄组 (9.5 % ) ,两者自比或与成人组比较 ,差异皆有显著性 (P <0 .0 5 ) ;(4)SCH的患病率与甲状腺肿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南昌地区SCH的患病率较高 ,SCH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