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就医时围诊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改进内科门诊就医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及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7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600例,由门诊分诊护士指导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就诊时能够接受的等候时间、超时等候的心理反应、围诊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门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门诊就医环境、就诊时最需求的服务、患者候诊时不满意事项以及需要改进的内容等。结果98%的患者认为就诊等候时间应在40 min内,2%的患者认为等候时间可在60 min内。调查显示,就医围诊现象的发生主要就是觉得等待时间太长和最不满意不按顺序就诊或而随意带患者插队加塞的现象。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人员应及时制定和采取合理的门诊患者就诊程序和措施,分诊护士主动安排患者按顺序就诊,最大限度缩短就诊时间,杜绝医院内部医护人员带熟悉患者插队就诊的问题,从而减少内科门诊患者就医时围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汕头某小区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依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乳腺癌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评分和早期筛查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妇女自我效能感和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的依从性,从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邱惠玉  丁少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97-197,19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12例晚期癌症临终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做好两组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在温馨环境的营造、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灵需要的实现、家属需要的关爱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疗效、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的介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防和减少化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100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渗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静脉炎的发生率仅为3%,无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红肿及静脉血栓等,全部完成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能预防和减少化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发生,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认为选择贵要静脉置管成功率高,不易堵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使更多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从急诊手术转化为非急诊手术,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探索更为系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入院的病人进行心身护理。结果使71例由急诊手术转化为择期手术及预防性手术,死亡率下降,并发症减少。结论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积极的治疗,有效的止血,切实纠正机体内环境是实现理想手术时机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筛选条件的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个性化门诊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水平。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坚持锻炼、低脂低盐饮食、戒烟戒酒、遵医服药及血压控制水平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策略,可明显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法,疼痛剧烈时肌注盐酸吗啡注射液,60例为实验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外贴皮肤.观察和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好,应用方便,同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护士在肿瘤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工作中的方法与经验。方法介绍肿瘤专业药物临床试验过程:包括研究护士的职责、落实告知制度、试验药物的领取、药物配制、按医嘱给药等。结果在保证患者自愿参与试验、保护受试者权益的基础上,保证了新药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结论在临床试验中,护士担负着重要责任,从中学到临床研究的知识与方法,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护理科研意识,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88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发生于术后5d-1个月内,死亡2例,占2.27%。结论:认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肠梗阻性质,而对粘连性肠梗阻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配合针刺、隔姜艾灸穴位,中药或花生油胃管注入等治疗,能解除梗阻症状。并强调术后早期要协助患者进行床上适应性活动,开塞露刺激肛门,温水泡足等方法,能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隔离期间甲型H1N1流感疑似、确诊患者的心理卫生,为在特定环境下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确诊患者隔离期间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常模进行比较.采用SPSS 11.0对于预前后各项测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常模比较甲流患者在总分、总均分、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和其它项目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心理可产生不良影响,医务人员对隔离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