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1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隆起糜烂性胃炎148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亭 《中原医刊》2002,29(6):34-35
隆起糜烂性胃炎 ,以往又称为痘疹样胃炎及疣状胃炎 ,是一种具有特殊病变形态的慢性胃炎。研究表明其病因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密切 ,并发现此病有癌变倾向。现将我院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接受胃镜检查的 45 6 0例患者中 ,检出的 14 8例隆起糜烂性胃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门诊或住院患者接受内镜检查的病人 ,体检无全身疾患。男 12 0例 ,女 2 8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 42 .5岁。病程 1月~ 1年内的 2 4例 ,1~ 5年的 42例 ,5~ 10年的 38例 ,10年以上的 44例。1.2 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博定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 1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异搏定片 40mg, 1日三次口服;对照组90例,采用 654-2片 5mg, 1日三次口服。两组均辅以谷维素,多种维生素片口服。4周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未发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异搏定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优于654- 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11例男性不同肝病患者血清基础催乳素水平的测定,发现其结果较正常人均增高,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尤以肝性脑病时为显著。我们认为其增高的机制与下丘脑假性神经介质积聚,多巴胺被取代,支链氨基酸减少及支/芳比例失调等因素可能有关,而与血清中雌二醇关系不大。同时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与男性肝病患者女性化体征的出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我科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调理患者肠胃及脾脏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疗效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同肝病患者血清基础催乳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11例男性小同肝病患者血清基础催乳素水平的测定,发现其结果较正常人均增高,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尤以肝性脑病时为显著。我们认为其增高的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假性神经介质积聚,多巴胺被取代,支链氨基酸减少及支/芳比例失调等因素有关,而与血清中雌二醇关系不大。同时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与男性肝病患者女性化体征的出现有密切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与法莫替丁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根据Savary-Miller分级,Ⅰ度52例,Ⅱ度34例,Ⅲ度12例,Ⅳ度2例,其中食管、胃手术后16例,合并食管裂孔疝18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B组50例。两组均用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A组用莫沙比利,每天3次,每次5mg,饭前30min口服;B组用吗丁啉,每天3次,每次10mg,饭前30min口服,疗程6周。记录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疗程结束由同一内镜医师复查,治疗结果分显效、有效、无效。结果: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96%,B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显效率A组为88%,B组为7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沙比利和法莫替丁作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经济价廉,疗效可靠,副反应少而轻微,二者联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肝硬化患者皮肤蜘蛛痣与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关系,作者对137例肝硬化患者做了详实的观察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皮肤蜘蛛痣与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3岁,学生,因反复发作性呕吐7年为主诉来诊。患儿自7年前的秋季,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阵发性呕吐,似喷射状,不伴腹痛、腹泻,无发热及意识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日,发作时进食则吐,吐出胃内容物,应用各种止吐药无效。数日后可不治而自止,间歇数日至数周后可再发数日,症状持续至冬末到次年初春。以后每年秋冬季均发生上述现象数次。患儿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于儿科、内科、五官科,多次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等均正常。曾做腹部B超、全身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氯波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20例,根据Savary-Miller分级,Ⅰ级52例,Ⅱ级39例,Ⅲ级22例,Ⅳ级7例,其中食管、胃手术后16例,合并食管裂孔疝20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用泮托拉唑,每次20mg,每天早、晚饭前口服各1次.治疗组用氯波比利,每次0.68mg,每天3次饭前口服;对照组用吗丁啉,每次10mg,每天3次饭前口服,疗程6周,每周记录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疗程结束由同一内镜医师复查,治疗结果分显效、有效、无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91.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显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和氯波比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经济价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波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氯波比利组(治疗组)98例,胃复安组(对照组)98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氯波比利组治疗前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波比利组与胃复安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4周后,氯波比利组复发率低,与胃复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D患者应用氯波比利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