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通常是指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排便费力、粪质坚硬,排便未尽感。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便秘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导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部胀痛、排便困难、烦躁不安。过于用力排便,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对住院患者无疑是很大的威胁。我科在借鉴文献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到患者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相互结合,于2007年12月建立并实施了神经内科患者便秘管理流程,1年来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为依据,制订并应用工作流程;然后随机选取2006年1~12月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07年1-12月间实施工作流程的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恶性记忆情况。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镇静评分得分、无不良恶性记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是ICU医护人员的必修课之一。而相关的工作流程的建立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湿化器温度设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患者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NIPPV)患者。常应用加温湿化器,以益气流直接进入气管。通常湿化器温度设定为32~35℃。而患者常诉不舒服,闷热,出汗,在关掉加热器后患者主诉减少。较舒适。为了证实停止加温是否会影响气道湿化及有效排痰,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为依据,制订并应用工作流程;然后随机选取2006年1-12月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07年1一12月间实施工作流程的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恶性记忆情况.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静评分得分、无不良恶性记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是ICU医护人员的必修课之一.而相关的工作流程的建立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程中出现的中间综合征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通常发生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第1-4天,临床上以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通过气管套管进行呼吸,丧失了呼吸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吸入气体必须由下呼吸道加温和湿化,下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也由此增加[1]。若长时间直接吸入未经加温、加湿的气体,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加重呼吸道堵塞  相似文献   
7.
慢性房颤容易引起血栓,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而引起急性脑栓塞,其起病急,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再发病死率更高.我科曾收住87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早期抗凝,脱水降颅压,积极抢救缺血半暗带,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笔者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经鼻、经口留置胃管的优缺点。方法将84例患者插胃管时间分成两组,经口留置胃管为观察组(42例),经鼻留置胃管为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悉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邬爱东 《护理学报》2009,16(6):56-57
回顾性总结5例老年患者因肛塞消炎痛栓退热致休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规律:用药后降温速度快、幅度大,甚至出现体温不升,大量持续地窜珠状出汗,意识变化不易察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充分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测,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依据;密切观察尿量,以尿量>50 ml/h为休克改善;老年患者反应迟钝,主诉少,临床症状轻而实际病情重,要求护理人员仔细观圹察,多与患者及陪护沟通以实现对意识的正确判断.从本组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观察中得到启示:医护人员要丰富抗体克治疗的理论,积极有效地实施抗休克治疗;老年患者用消炎痛栓药应减少给药剂量,用药后注意观察体温下降的速度和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