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0例MVSD患者,手术中连续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和X线监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60例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MVSD,其中男41例,女19例。超声心动图测定MVSD直径为3~9,4mm,左心室造影测定MVSD直径为3~9.4mm,所选国产MVSD封堵器直径为4~12mm。封堵操作技术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10.5%,3个月后残余分流为5.7%。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均恢复。术后3例患者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个月,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作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即时的疗效确切。采用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应遵循治疗原则,术中遵守操作规范,术后严密观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选择45例ASD患者,分别于封堵术前、术后48h及术后3个月,用超声心动图从血流动力学及左室内径、左室每搏量、左室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偏心率及长短径比值来观察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封堵术后3个月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二尖瓣口血流峰值流速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及容积增大(P〈0.05),而左室收缩末容积未见明显改变(P〉0.05),左室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增大(P〈0.05),左室偏心率及长短径比值均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ASD封堵术后3个月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4岁。因发现呼吸困难、气短、发绀十余年而收住入院。患者自幼易患感冒、咳嗽,家长未发现明显的口唇、四肢发绀情况,4岁后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气短、口唇发绀。体格检查: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Ⅳ/Ⅴ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广泛传导,心率100次/min。X光片显示,胸廓畸形,脊柱向右侧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心影增大呈靴形,心尖圆钝上翘;ECG示:左室高电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CBM及VIP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2年3月26日与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心房颤动复发率相关的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4.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篇研究,共计8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总复发率为0.13(95%CI:0.08~0.19,P<0.01)。其中,亚组分析显示: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和房室旁道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术复发率分别为:0.15(95%CI:0.09~0.21,P<0.01)和0.07(95%CI:0.01~0.15,P<0.01);单旁道和多旁道复发率分别为0.19(95%CI:0.12~0.28,P=0.01)和0.05(95%CI:0.00~0.20,P=0.10);左侧和右侧旁道复发率分别为0.14(95%CI:0.07~0.21,P<0.01)和0.10(95%CI:0.06~0.16,P=0.07);年龄≤40岁和>40岁复发率分别为0.10(95%CI:0.01~0.23,P<0.01)和0.15(95%CI:0.09~0.21,P<0.01);随访时间≤1年和>1年复发率分别为0.08(95%CI:0.02~0.17,P=0.09)和0.17(95%CI:0.14~0.21,P=0.17);样本量≤50例和>50例复发率分别为0.18(95%CI:0.09~0.29,P<0.01)和0.11(95%CI:0.06~0.17,P<0.01);男性和女性复发率分别为0.10(95%CI:0.04~0.19,P<0.01)和0.19(95%CI:0.12~0.28,P=0.26);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不合并复发率分别为0.34(95%CI:0.15~0.57,P<0.01)和0.04(95%CI:0.00~0.10,P<0.01)。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较高,相对于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旁道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降低复发率效果更优,年龄及随访时间与复发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3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ASD组)与3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ASD组分别于封堵术前及封堵术后6个月行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对照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SD组封堵治疗前三维右心室射血分数、三维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三维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右心室收缩末面积及右心室面积改变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SD组封堵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封堵前(P<0.05).结论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定量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DC)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右室功能异常是各种类型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预测因子,准确评估DC患者的右室功能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预测均有重要的价值.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是一种早期评估右室功能的新技术,其利用心肌斑点高度拟合右室壁运动,可全面、细微、准确地反映亚临床右室收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脂水平与左心房时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86例,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LDL-C<2.86 mmol/L患者纳入LDL-C减低组(56例),其余患者纳入非LDL-C减低组(30例)。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得患者左心房时相应变参数。比较2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并分析血脂水平与左心房时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LDL-C减低组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均大于非LDL-C减低组,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tEF)、左心房储器应变率(pLASRr)、左心房管道应变率(pLASRcd)、左心房泵应变率(pLASRct)均小于非LDL-C减低组(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pLASRr呈正相关(P=0.004、0.019);LDL-C与pLASRcd呈正相关(P=0.004),年龄与pLASRcd呈负相关(P=0.0...  相似文献   
8.
9.
彩色多普勒对巨大左冠状窦瘤破裂的诊断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30050)白晓旭,薛开华,刘萍,任小龙,邓爱云,杨晓娟患者,男,37岁。因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而收住院。查体:心率80次,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及主动脉瓣区均可闻及粗糙的双期...  相似文献   
10.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及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狭窄血管后,仍会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相关问题,包括左心室解剖形态改变、容积扩大、功能减低、继发二尖瓣反流和左心房扩大等,以上各因素密切关联,相互作用,继而影响患者预后。超声心动图作为心血管影像检查一线方法,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和定期监测,本文分析总结了超声心动图近年来评估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