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医院2009年1月_2013年12月上报的84例 ADR 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ADR 病例中,女性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2,38%;抗感染用药占总例数的51,19%;静脉滴注占总例数的89,2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性损害。结论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发现 ADR 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邓燕芳 《广西医学》1998,20(2):280-281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伤亡已成为人类的“第一公害”。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收治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57例,现将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往床资料本组57例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4~78岁。损伤类型: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21例,多发性血肿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颅骨骨折7例,脑震荡2例。复合伤:合并四肢骨折24例,骨盆骨折1例,内脏破裂3例,多根肋骨骨折并血气胸5例,锁骨骨折并肩关节脱位4例,其它严重多发伤2例。症状与体征:意识障碍31例,有中间清醒期19例;双瞳孔缩小3例,一侧瞳孔散大20例,双瞳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大剂量速尿静脉注射激发试验对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影响。方法2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和19例原醛患者入选,在清晨平卧时抽取空腹血后静脉快速注射速尿40mg,注射后10、30min各抽血一次查血浆醛固酮(ALD)及肾素(PRA)水平,并计算出ARR。结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空腹血浆ALD(127.5±13.62)pg/ml,PRA为(4.2±0.96)ng/ml/h,ARR为8.1±1.3,静脉注射速尿40mg以后10、30min患者的血浆PRA迅速升高,高峰在10min时,分别为(5.81±1.12),(95.56±1.21)ng/ml/h,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PRA的上升幅度大于ALD的上升幅度,ARR反而有所下降,(6.02±1.2;6.5±1.58)。原醛组的平均空腹ALD165.75±18.56;PRA2.16±0.4;ARR26.61±9.16。ARR明显高于顽固性高血压组,P<0.01。静脉注射速尿后PRA上升不明显,ARR变化不大。两组比较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ARR比值明显大于原醛患者。静脉快速注射速尿可快速激发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PRA的增加,PRA以10min时最为明显,但原醛患者PRA及ARR增加均不明显。ALD两组均有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78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左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在(63.61±10.32)mm,心功能Ⅱ~Ⅳ级(NYHA)。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服用6个月,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及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LVEF由(31.8±6.1)%上升至(41.3±10.3)%,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5),运动耐量(NYH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LVDD两组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长期治疗,可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多模态检查在直肠肛管少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肛管少见肿瘤术前MRI所见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例直肠肛管少见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基本能对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内部结构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等进行比较清晰直观的观察。结论 MRI多模态检查能多方位显示直肠肛管肿瘤本身特点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对直肠肛管少见肿瘤的良恶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降压疗效与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关系,及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例血压正常人与5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入选,在清晨平卧时抽取空腹血后静脉快速注射速尿40mg,注射后10min,30min,各抽血1次查血浆醛固酮(ALD)及肾素(PRA)水平,并计算出ARR。后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0mgqd2周,效果不理想加服贝那普利10mgqd2周,如效果仍不理想,再加上螺内酯20mgbid4周,观察血压下降的程度与ARR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压组的ARR为8.18,静脉注射速尿后,PRA迅速上升,P0.01,而ALD上升不明显,致ARR下降。在按治疗反应分组观察中发现,加螺内酯组的空腹ARR较不加螺内酯组为高(15.1±2.16:7.7±2.1),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应用速尿静脉注射后2组ARR的差别进一步增大,10min时为(25.2±5.23:5.5±1.13),30min时为(27.3±6.46:6.5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速尿可快速激发PRA和ALD的增加,PRA以10min时最为明显,ALD以30min为明显,ARR有所下降。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一般降压治疗疗效不佳而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后血压下降明显,应考虑有原醛可能,静脉注射速尿激发试验测定ARR对原醛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加权TOPSIS法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中药临床药师科学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应用合理性建立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血必净注射液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制定血必净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266份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266份评价病历中评价得分最低的为"联合用药"(4.51%),评价得分最高的为"配伍禁忌"(100%)、"不良反应及处理"(100%);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有3例(1.13%),介于80%~90%的有183例(68.79%),介于70%~80%的有60例(22.56%),介于60%~70%的有8例(3.01%),小于60%的有12例(4.51%)。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建立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糅合了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较强,评价结果科学、直观,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质控水平与用药前置审核规则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院1996年7月至1998年4月,对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年龄58~83岁,病程1~10年,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其中尿潴留10例,其余残余尿均大于50ml,最大为35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5~25分,生活质量评分4~6分,术前合并高血压8例,肺心病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肾癌及喉癌切除术后各1例,膀胱结石8例,膀胱内积血1例。2护理2.1一般护理:病人回病房后,置ICU监护室,将Folley尿管及…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大剂量速尿快速静脉注射对血浆肾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剂量速尿静脉注射对血浆肾素活性(PRA)的影响。方法2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清晨平卧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后快速注射速尿40mg,注射后10min、30min各抽血一次查血浆PRA水平,并密切检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患者在空腹,静脉注射速尿40mg10min、30min后,患者的血浆PRA明显升高,分别为3.45:7.11:5.68ng/ml·h(P值分别是0.02和0.04),在10min时峰值最明显,但与30min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低肾素型患者(PRA<1ng/ml·h)较高肾素患者(PRA>1ng/ml·h)的变化更为明显。血管紧张素Ⅱ的血浆水平也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PRA变化较血管紧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结论静脉快速注射速尿可快速激发血浆PRA的增加,以10min时最为明显。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血管紧张素Ⅱ也有类似变化,但无PRA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