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病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认为颈椎病属中老年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事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和坐姿不正确以及人们对此病的认识的提高,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本研究收集了自1997-10~2002-10近800例颈椎病例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经路,对32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进行栓塞。结果32例经造影诊断明确,且供血血管显示清楚的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栓塞疗法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缝隙连接阻断剂1-庚醇对脑血管痉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及观察其阻断剂在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通过脑血管造影观察经动脉或池内注入缝隙连接阻断剂heptanol,对脑血管痉挛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并观察基底动脉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枕大池注血后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出现痉挛。在脑血管痉挛后,动脉给予heptanol对急、慢性脑血管痉挛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预先枕大池注入heptanol再注血,造影显示基底动脉痉挛不明显(P>0.05),heptanol枕大池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急、慢性期脑血管痉挛的形成。形态学检查发现,对照组第7d的基底动脉光镜见内皮细胞核染色质聚集,内弹力膜波纹状,平滑肌细胞分布稀疏等。动脉给药组和池内给药组也有类似变化,但范围局限、程度轻。结论缝隙连接阻断剂heptanol能有效抑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痉挛,体内试验表明缝隙连接在脑血管痉挛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其阻断剂heptanol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采用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来代替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是近年来深受患者及家属青睐的方法。介入治疗方法很多,有Rashkind法(双面伞器)、Sideris法(纽扣或补片)、Porstmann法(海绵塞)、Buttoned法、Batalloocluder法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骨端的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主法 :运用血管介入治疗及瘤段切除和人工关节置换进行综合系列治疗。结果 :既进行了肿瘤局部的灌注化疗 ,又进行了肿瘤的血管栓塞。结论 :该方法既杀死了肿瘤细胞 ,同时又让肿瘤组织自行缺血坏死 ,达到了切除肿瘤 ,保全肢体 ,提高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选择介入化疗与栓塞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1997~2000年15例宫颈癌患者行介入治疗,12例于介入术1~4个疗程后再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宫颈癌介入治疗有效率为80%;(2)介入术后宫颈癌切除术率为80%;(3)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结论:超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低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低 (简称原发性甲旁低 )是一种少见、原因尚未明了的内分泌疾病 ,其临床症状隐潜 ,主要表现为手足抽搐或癫痫样发作 ,常误诊癫痫[1]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CT)的应用 ,能提高脑质钙化的显示率 ,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文分析了 8例原发性甲旁低的头颅CT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 1997年 10月份以来 ,对 2 2例确诊为中、晚期肺癌的病人应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 ,向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术前经X线和CT检查 ,并经穿刺或开放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 2 2例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37~ 68岁 ,平均年龄为 56.7岁。肺癌发生部位 :右上肺 8例 ,右中叶 2例 ,右下叶 2例 ,左上叶 8例及左下叶 2例。其中磷癌 16例 ,腺癌 4例 ,小细胞肺癌 2例。临床Ⅱ期 2例 ,Ⅲ期 11例 ,Ⅳ期 9例。1.2 设备使用SiemensAngistarP…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7年10月~1999年10月对1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的病人进行了经T管网篮取石术,均获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文15例病人均由临床提供,年龄31~65岁,男女比例为2∶3。临床手术前经B超和CT检查均诊断为胆囊和/或胆总管结石,且出现了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手术中从胆囊、胆总管内取出结石10余枚,术后留置“T”型管引流胆汁。15例病人中有6例为术后“T”型管不能夹闭,夹闭后就出现腹痛及黄疸等症状,且引流胆汁较多;另有9例为术后常规行“T”管造影检查时发现,并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且“T”管能夹闭。造影均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经路,对3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肝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肝血管瘤用平阳霉索和超液化碘油混合栓塞。结果:32例经造影诊断明确,且供血血管显示清楚,超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术后1周,部分病例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反应,转氨酶也一过性升高。术后半年复查CT,瘤体均有明显缩少,1年左右瘤体完全消失者占56%。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血管造影、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