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高危ACS患者在不同的病情及治疗状况下,给予IABP治疗。结果:2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辅以IABP,没有发生血管再闭塞事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IABP辅助治疗,存活率为67%,2例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急者辅以IABP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高危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的LABP可以完全地作用并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辅以IABP治疗,有一定的缓解及改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 (CHD)导管介入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 4 2例CHD患儿导管介入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促甲状腺素 (TSH)、生长激素(HGH)。结果 治疗前后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改善 ,而T3、T4、TSH、HGH无明显改变。结论 导管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而不会影响患儿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近3年2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30个月,232例患者中227例RFCA治疗成功,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8%,复发率为2.16%(5/23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7%(2/232),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精确的定位、仔细熟练的操作以及严格控制消融的能量和时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37例脑卒中患者HRV变化,发现脑卒中者与正常人比较SDANN下降,而RMSSD、PNN50无变化.说明脑卒中使交感张力增高,而对迷走张力影响较小.冠心病者与此不同.交感张力增高,迷走张力下降.脑卒中主要影响超低频HRV,并初步探讨了其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置入VVI/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RVOT组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A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的宽度,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的差异。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QRS时限明显长于RVOT组〔(0.20±0.01):(0.12±0.02),P〈0.01〕;术前2组LVEF、FS、CI、SV和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VA组3个月随访的LVEF、FS、CI、SV和E/A均有所降低〔(61.4±6.5):(54.2±4.3)%,(30.5±3.1):(26.5±2.8)%,(2.69±0.31):(2.34±0.24),(83.6±9.7):(68.3±11.3),(1.76±0.47):(1.29±0.38),均P〈0.05〕,RVOT组无明显变化〔(58.6±7.2):(57.7±6.8)%,(29.5±2.4):(28.7±2.1)%,(2.62±0.29):(2.59±0.28),(80.3±9.4):(79.6±9.1),(1.68±0.49):(1.66±0.48),均P〉0.05〕。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较RVA起搏能保证心室正常的激动和收缩顺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PTCA术前后Ptfv_1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地市级中心城市医院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5例发病12h以内AMI患者行直接PCI共置入支架49枚,观察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再通率,住院病死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达TIMIⅢ级血流IRA再通率88.9%;住院病死率2.2%;MACE发生率4.4%。结论地市级中心城市医院开展急诊PCI血管再通率高、病死率低、安全有效,能为更多基层AMI患者实行早期PCI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们在多巴胺升高血压下,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施行PTCA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岁,有心绞痛史5例,高血压史4例,糖尿病史3例,高脂血症4例,吸烟史2例.心电图诊断:前壁心梗2例,前间壁心梗2例,下壁伴右室面心梗1例,Q波心梗4例,非Q波心梗1例.心脏彩超,梗死2周内室壁运动异常3例,随诊后3例均恢复正常.5例病人行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结果,5例冠脉造影正常,3例左室室壁运动异常.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造影正常的原因很可能是冠脉造影局限性出现的假阴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