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做功效能(MSP/MDP)。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50例(CSF组)和一般临床情况与之匹配的无CSF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STE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计算左心室MSP和MDP,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CSF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MSP和MDP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 0.05)。CSF组冠状动脉平均血流帧数(TFC)与MDP呈负相关(r=-0.23,P=0.04);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MDP呈负相关(r=-0.31,P=0.03)。不同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对照组左心室MDP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受累2支、3支者MDP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结论 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平均TFC越大,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越明显。利用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可全面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对43例CSF患者(CSF组)及35例一般资料匹配患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比较2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CSF组左心室GLS比对照组减低(P<0.05),2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CS、GRS及Pt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SF患者GLS与冠状动脉平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mTFC)呈正相关(r=0.34,P<0.05),且GLS预测CSF的截点值为-18.71%,敏感度81.00%,特异度50.00%。结论 二维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估CS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非心尖部(RVNA)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中远期影响。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01。纳入关于RVNA起搏与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中远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26项研究,共包括1926例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 =2.94,95%CI:1.57-4.31,P <0.01)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WMD =23.45,95%CI:0.68-46.22,P =0.04)方面,RVNA组优于RVA组。基础状态LVEF≤40-45%(WMD =5.03,95%CI:4.38-5.69,P <0.01)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3.38,95%CI:1.73-5.03,P <0.01)的患者,RVNA组对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于RVA组。而基础状态LVEF保留(WMD =0.92,95%CI:?0.73-2.56,P =0.27)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1.81,95%CI:?0.03-3.64,P =0.05)的患者,两组无显著差异。在血N末端脑肽前体(NT-proBNP)或脑利钠肽(BNP)方面(SMD =?0.29,95%CI:?0.70-0.13,P =0.17),RVNA组与RVA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基础状态LVEF减低(≤40-45%)或随访时间超过一年的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RVNA起搏比RVA起搏对术后LVEF影响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