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院1989~1998年9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25例,报告如下。1临庆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9~69岁,平均43岁。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24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肿瘤部位:多发生在颈侧中上部,咽部间隙,颌下,舌下,腮腺及锁骨上区。肿块常以前后移动,而上下活动受限为特征。发生子迷走神经9例,颈丛神经6例,颈交感神经3例,舌下神经2例,舌神经及面神经各1例,3例来源不明。25例中除1例恶性神经鞘瘤首发症状为肿块部位剧痛而就诊外,其余24例均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咽部异物感等。本组病例最大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p2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组)、54例甲状腺腺瘤(腺瘤组)和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正常组)中p27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27在甲状腺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21%,高于腺瘤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在甲状腺癌组阳性表达率为66.27%,高于腺瘤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P<0.01)。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4%、31.25%、14.29%和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5);PCNA在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9%、75%、85.71%和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5)。甲状腺癌p27和PCNA表达呈负相关(r=-0.51,P<0.01)。结论 p27和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并且随着分化程度降低减少更为明显;而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随分化程度降低增加更为明显;并且p27和PCNA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腮腺Warthin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Warthin瘤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0~70岁。治疗Warthin瘤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摘除肿瘤;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腮腺浅叶或腮腺大部分切除术。结论腮腺Warthin瘤多发于老年男性,位于腮腺后下级的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EBV)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30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健康人鼻咽黏膜组织中的EBV拷贝数,并比较三者检测结果。结果:正常人鼻咽黏膜EBV检出率为73.3%(11/15),平均拷贝数为6.5×102μg-1;鼻咽癌和癌旁组织EBV检出率为100%(30/30)和76.7%(23/30),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7×105μg-1DNA和1.3×105μg-1DNA。正常人鼻咽黏膜、鼻咽癌患者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3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与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EBV感染量是鼻咽癌致病的重要因素,定量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其中分化性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80%~90%,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DTC预后良好,但是3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其中2/3发生在术后10年内,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美容切口对腮腺肿瘤手术面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50例腮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联合美容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联合美容切口。比较2组术中术后指标、面神经肌电图、面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2组波幅值明显低于术前,神经损伤变性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波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损伤变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2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超声刀具有良好止血切割功能,联合美容切口可以减轻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腮腺肿瘤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后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后支,对照组常规切断.术后对其局部皮肤感觉损伤情况进行1 a追踪评估.结果:实验组局部皮肤感觉损伤在0.5 a内均恢复,对照组术后1 a均未完全恢复,仅为感觉损伤范围缩小.认为腮腺手术保留耳大神经后支对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秀利  李军  胡万宁  王建功 《西部医学》2011,23(11):2091-2092,2095
目的探讨p53和cyclin D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甲状腺癌、46例甲状腺腺瘤和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p53和cyclin D1的检测。结果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和63.23%,均高于其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瘤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p53和cyclin D1在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83%和40.54%,低于其在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7.78,P〈0.05)。结论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及恶性程度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