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小鼠吸入二氧化硫(SO2)慢性中毒后肺组织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设计SO2 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通过动式吸入染毒,于染毒6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的细胞周期.结果:各剂量组细胞周期中G0/G1(%)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各组间G0/G1(%)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剂量组S(%)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各剂量组S%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2/M(%)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且各组间G2/M(%)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鼠吸入SO2慢性中毒后,在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数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而S期与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数增高,提示小鼠肺组织细胞处于较高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吗啡对大鼠眶额叶皮质γ振荡活动的影响。方法吗啡腹腔给药(一天2次,连续6d)诱导明显戒断症状;同时采用在自由活动的大鼠上进行电生理信号记录与分析技术,动态检测不同剂量吗啡急性给药后眶额叶皮质γ振荡活动的变化。结果急性吗啡给药诱导大鼠眶额叶皮质γ振荡功率剂量依赖性降低;当吗啡剂量恒定时,γ振荡功率降低的幅度明显放缓。结论急性吗啡给药可通过削弱眶额叶皮质γ振荡活动损害相关认知功能,并且γ振荡功率可作为检测进行性吗啡耐受的一个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混合杀虫剂农满忆对SD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杀虫剂农满忆(由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合而成)对SD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用该杀虫剂设计低、中、高3个染毒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对大鼠进行灌胃染毒后,采用常规微核(micronucleus,MN)试验,检测骨髓细胞微核率的改变。结果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诱导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剂量内该杀虫剂(农满忆)能使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酚A(BPA)与壬基酚(NP)联合喂养对黄鳝周围血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影响.方法 选23~30 g健康黄鳝24条,随机分为4组,用BPA与NP联合喂养.低、中、高剂量组喂养池浓度(均为mg/L)分别为BPA 10+NP 5、BPA 50+NP25、BPA 250+NP 125;另设自来水为阴性对照组.连续喂养20 d后取黄鳝周围血细胞,进行常规SCE检测.结果 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黄鳝周围血细胞各组SCE率(SCE/细胞)分别为:(4.53±1.36)、(5.06±1.39)、(7.87±1.59)、(14.37±2.15),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仅中、高剂量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PA与NP联合喂养可诱发黄鳝周围血细胞SCE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万蛾灵对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忠桂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2):577-578
[目的 ] 研究杀虫剂万蛾灵对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方法 ] 采用染色体畸变试验 ,检测染毒万蛾灵后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改变。  [结果 ] 万蛾灵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诱导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 在本次实验剂量内万蛾灵能使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雄性小鼠染毒MDMA后睾丸组织DNA的损伤。方法设MDMA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染毒14 d后,取小鼠睾丸组织,进行SCGE试验。结果除MDMA低剂量组外,其他剂量组均使小鼠睾丸组织彗星细胞出现率升高,使彗星细胞迁移度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MA在本实验剂量内对小鼠睾丸组织细胞DNA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蛋白活性肽对小白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A:对照组,B:过氧化油组,C:乳蛋白活性肽组。A组用蒸馏水0.3 ml/d灌胃,B组用过氧化油和蒸馏水按1∶1比例0.3 ml/d灌胃,C组用乳蛋白活性肽与过氧化油按1∶1混合后0.3 ml/d灌胃。测定血清SOD活力、MDA含量及肝脏中脂褐质含量。结果:乳蛋白活性肽组MDA含量、脂褐质含量低于过氧化油组(P<0.05),SOD活力高于过氧化油组(P<0.05)。结论:乳蛋白活性肽可提高小白鼠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及肝脏脂褐质含量,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喂饲褐藻酸小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褐藻酸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测试中心完成,选择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及褐藻酸0.2,0.5mg/g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每日给予高脂饲料(2%胆固醇、0.4%胆盐、10.0%猪油、87.6%普通饲料);褐藻酸0.2,0.5mg/g组小鼠在每日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给予褐藻酸0.2,0.5mg/g,喂饲6个月。分别于实验第1周及6个月末,经小鼠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丙二醛含量。结果:纳入4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小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含量比较:喂养6个月后褐藻酸0.2,0.5mg/g组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2.135±0.432),(2.059±0.172),(2.461±0.153)mmol/L(q=4.1162,4.5762,P<0.05~0.01)];褐藻酸0.2,0.5mg/g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5.531±0.871,4.871±1.086,6.574±1.027)mmol/L(q=3.9971,4.6831,P<0.05~0.01)]。②各组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比较:喂养6个月后褐藻酸0.2,0.5mg/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2.325±0.267),(2.013±0.310),(2.571±0.654)μmol/g(q=1.2541,1.0833,P<0.05)]。结论:褐藻酸对高脂膳食致小鼠血脂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亦有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又名四氯甲烷,是典型的肝脏毒物[1]。此外,国内外还有报道,CCl4长期作用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肝、肾功能明显损害等症状,对心肌及生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等[2~5]。我们主要报导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CCl4染毒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情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清洁级SD大鼠由南华大学动物部提供(合格证号:20041217);分析纯CCl4由湖南师大化学制剂厂提供;小牛血清由浙江三利生物制品厂提供;淋巴细胞分离液由上海化学试剂二厂提供。1·2方法1·2·1 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制作取40只SD大鼠,平均…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塑料增塑剂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按GBl5193—94中有关方法进行。结果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不明显,18个月喂养试验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显现出毒副作用。结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人体有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